贵州:经济跨越发展 民生改善卓著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11-05  内容来源: 中国网

  

  传统和新兴工业领域上的技术创新和提升成为了贵州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增速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长稳定、投资增加、调整加快、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发展态势。

  经济的繁荣使得生活在贵州这片绿色土地上的人民享受着更加惬意的生活。据贵州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均增长18%以上。

  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和环境资源。贵州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包括林业、木材业在内的天然产业为蓬勃发展的中药材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优势,此外贵州的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汞、铝、磷、煤、锑矿产资源在全国的优势地位突出,在业内人士中有“五朵金花”的美誉。

  根据自身的情况,贵州当地政府决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先进技术来提升如煤矿等产业的发展。保持经济繁荣和绿色生态之间的稳定和谐,这是贵州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六盘水市一直将煤炭产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来进行规划和发展。自2000年后,通过关闭整合等措施,六盘水的煤炭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尽管煤矿数量呈下降趋势,但是却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产能和产量。。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六盘水的煤炭产业应该追求更高更大的发展。而现在就是我们实践这一目标的关键时刻。”六盘水市市委书记王晓光说道。

  一系列旨在延伸产业链的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贵州的煤炭产业从传统的制造业逐步向更加具有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产品深加工业转变,在煤炭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六盘水的煤炭产业又再次瞄准了一个新方向——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致力于把煤炭产业做大做强做深。从过去单纯的原煤输出到煤焦,再到煤化工产品,向着煤炭产业的高端领域进军。

  不仅仅是煤炭产业,在其他诸如生物制药、能源、高新材料发展、保险业和旅游业等新兴行业领域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贵阳,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贵阳市乌当区已告别落后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园区。目前,工业园区已有27家企业被重新认定为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7家上市公司,是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公司聚集度最高的工业园区。

  除此以外,技术的创新也帮助其他新兴产业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找到一条更加有效和适合生态发展的道路。从一个普通的磷化工厂逐渐成为在业内具有国际影响力,首屈一指的领军企业,贵州瓮福集团就是一个成功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成功例子。

  通过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15家单位组成磷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瓮福探索出一条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独有模式。近年来,瓮福平均每年投入约3亿元进行科研,预计“十二五”期末,瓮福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率将达世界最高水平。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实现从海相沉积型磷矿石中回收碘资源,使我国碘产量大幅增长。

  贵州当地政府明确指出要将产业优化和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首要要素来抓,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来完善这一过程。

  民营企业的发展,是贵州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完成民间投资1648.6亿元,同比增长69.8%,民营经济对全省地税收入贡献率达到61.4%。

  在投资持续增长的鼓励下,贵州省社会消费热劲高涨,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20.75亿元,同比增长16%。

  随着更多私营企业的入驻和贵州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贵州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了20万人,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3%。 据初步统计,这一数字将在今年年底达到33万人。

  除此以外,经济的发展也给当地政府开展社会福利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保障。今年以来,贵州省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省级财政统筹安排资金12亿元,各市州、县亦配套相应资金,规划并开工建设移民安置点145个,从石山区、深山区、高寒山区搬迁移民10.13万人;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5个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417万农民学生;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1025.5万人,60周岁以上老人参保率达到95%;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3万户。

责任编辑: 晴天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