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友:威宁成为喀斯特扶贫试点的成功实践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11-10  内容来源: 中国网

  在11月9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贵州省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十八大代表、毕节市委常委、威宁县委书记杨兴友说,通过三年强力推进水利建设、石漠化治理和生态建设工程建设、生态产业建设,威宁成功地闯出喀斯特地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据杨兴友介绍,威宁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石漠化面积大、工程性缺水严重、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是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全县森林覆盖率低,仅有33.4%;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达33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4%;有66万多人存在农村安全饮水难的问题。

  2009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就威宁的贫困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并将威宁列为“全国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县”,国务院扶贫办还专门成立领导协调小组来帮助推进。

  三年来,威宁强力推进水利建设、石漠化治理和生态建设“三位一体”工程建设,发扬“同心聚力、自信自强、排难奋进、创新跨越”的威宁精神,成功地闯出了喀斯特地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谱写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一是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种草养畜、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从33.4%增加到40.2%。完成石漠化治理63.99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从每年每平方公里4125吨减少到2896吨,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

  二是人口问题有效解决。人口出生率为8.21‰,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6.44%。

  三是水利建设步伐加快。投入资金6.54亿元实施小型农田水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工程300余处,解决了66万余人的饮水困难、10万亩耕地灌溉用水。

  四是开发扶贫成效明显。按照扶贫规划到村、项目安排到村、资金投入到村、跟踪管理到村;政策扶持进户、技术服务进户、产业培育进户、扶贫效益进户的“四到村四进户”扶贫工作思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马铃薯165万亩、蔬菜60万亩、种草养畜35万亩、烤烟35万亩、核桃48万亩、苹果12万亩等,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2553元增加到406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0735元增加到14174元;到今年底,按1196元扶贫标准24.37万农村贫困人口可全部脱贫。

  五是民生条件大幅改善。66533户农村危旧房三年全部全面改造。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50%以上村还通了油路;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升级;实现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全面消灭了“地方病”;新建教学楼66万平方米,教育水平连年攀升。

  六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1年经济发展综合测评从2009年全省第54位上升到13位,地区生产总值从50.7亿元增加到79.07亿元,增长79.9%(可比价)。

  杨兴友说,威宁三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是四点措施:一是必须坚持在解放思想中深化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二是必须坚持抓生态产业建设,走生态效益之路;三是必须坚持“三位一体”统筹推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四是必须坚持走开发式扶贫与人口控制相结合,提倡经济要上、人口要下的扶贫工作思路。

责任编辑: 鲁楠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