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中国> 版权区> 媒体动态

王西麟《抗日战争安魂曲》感怀国之殇

发布时间: 2015-12-14 09:39:2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苏娜  |  责任编辑: 苏娜

   

著名作曲家王西麟(资料图)

    12月14日讯(中国网苏娜)20151213日晚由著名作曲家王西麟历时多年打磨的作品《抗日战争安魂曲》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里上演这部作品,更凸显了其价值与意义。

    79岁的王西麟一直笔耕不辍、坚持创作,被人们称为“沧桑巨匠”。迄今为止,他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以及60余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声乐协奏曲、交响合唱和室内乐等。本次国家大剧院首演的《抗日战争安魂曲》,是作曲家王西麟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就关注的题材。在1985年完成协奏曲《招魂》后,王西麟便开始更严肃地反思抗战;这期间,他研读历史资料,远赴重庆、云南等地考察抗战旧址。直至2015年作品的完成,前后共跨越了30个年头。有人问“为何他如此高龄而创作精力如此旺盛”,王西麟则表示因为他清楚自己的使命。

 

演出现场

唤起更多人的历史记忆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胜利周年,在这样的历史性时刻《第九交响曲——抗日战争安魂曲》的首演更有纪念意义。这部作品共有六个乐章,从第一乐章《追思》开始,到第二乐章《苦难》的言说,直至第三乐章《国殇》(屈原诗)的重温,令人仿若进入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家国危在旦夕的历史场景中。而当第四乐章节奏明快,令人振奋的《反攻》,则让观众沐浴在了保家卫国、血雨腥风的意境中。直至第五乐章声乐协奏曲《招魂》,无歌词的演唱,无限哀婉。作品的最后乐章《哀悼》,引导人们悼念保家卫国的一切人群,铭记并反思那段苦难的历史。

    鲁迅曾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王西麟正是这样直面历史、直面苦难的勇士。他菱角分明、坚毅冷峻的面庞,反映了他不断反思、从不妥协的生命轨迹。1936年出生的王西麟,童年时期都沐浴在硝烟炮火与外族入侵的大环境下;他童年的记忆自然与抗日战争无法割裂开来。青年时期的王西麟,从北京远调到山西大同接受锻炼,一呆就是14年。童年惊恐的回忆、青年时历经的坎坷,都给了王西麟的创作提供了财富。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出了《招魂》的王西麟就提出,对历史题材的创作不可以因“一时一事一地”而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抗日战争安魂曲》的几大创新

    人们常说,创作者看作品就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若是这样,王西麟的《抗日战争安魂曲》则已从襁褓中的婴儿长大成人到了而立之年。在谈及历时30余年的《抗日战争安魂曲》创作上的创新与突破,王西麟更是滔滔不绝。

     突破之一:从具体到抽象。众所周知,旷日持久的战争让举国上下多地百姓流亡失所。一个个苦难的事件都值得回顾、值得重温。然而,在王西麟看来,乐曲的艺术价值除了还原历史场景之外,还有在此之上更高的要求。第二乐章《苦难》以抽象的、高度概括的描述方法,让人们回顾了那段战火硝烟的历史。

    突破之二:演唱用音块完成,没有歌词。王西麟用多样化的无数个“啊”,表达了哭泣的、凝噎的状态,逼真且感人。

    突破之三:反思精神已超越抗日题材。沧桑巨匠王西麟用他不妥协、不同谋的反思精神回顾抗日历史与民族苦难。而事实上,乐曲的价值早已超越了抗日战争题材本身。王西麟呼唤有志青年能够找到自己的使命感,能够用反思精神看待自己与社会的诸多问题。王西麟说,他要用贝多芬的那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来看待遭受过的苦难、看待历史与今天。

    突破之四:演出阵容规模庞大,人员众多。这次首演,共近200位参演人员,且来自不同的单位。可想而知,排练与协调工作不易进行。王西麟在排练现场,甚至几度落泪。为他作品的首演之艰辛,也为这群庞大规模的参演人员。提及演出人员,王西麟表示,一定要感谢国家大剧院与中国交响乐团所有参与者的支持与帮助。他说,创作出再好的作品若没有得以面向观众,无疑是令人惋惜与遗憾的;好在这部《抗日战争安魂曲》虽几经波折且历时长久,但终究还是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这使他心怀感念。

    20151213日,这位沧桑巨匠王西麟用他多年打磨的作品《抗日战争安魂曲》让人们唤起了对苦难历史的记忆与反思,期待创作精力无穷的他仍有佳作呈现。

(文/李峥)

责任编辑: 苏娜
标题图片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