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分级康养平台全民精准康养社区工程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 2017-09-27 10:45:03 | 来源: 中国网 | | 责任编辑: 林凡
2017年9月19日,“大健康论坛中国健康文化大会”在人民日报社开幕。来自国家部委领导、著名专家、学者、产业界特邀代表近1000人与会。本次会议由民革中央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发起主办,中华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等支持,优康动力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阳光保险集团等特别协办。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樊代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姚建铨;国防大学教授李殿仁;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郭渝成;解放军总医院顾问程功明;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世平;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人民日报社党委委员、海外版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建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宣传员白岩松;中共三门峡市市委书记刘南昌;山东省政协常委孙承志;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优康动力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徐志鹏;东华软件股份公司董事长薛向东等代表先后在会议上发言。大会紧扣“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以创新驱动,推进健康文化繁荣发展为主题,通过国民健康素养教育、精准健康传播、健康产业供给端变革升级、健康管理模式等视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探讨。
作为全民精准康养社区工程实施主体——北京优康动力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晓龙就该项目进行了路演。全民精准康养社区工程立足于大健康,从国民健康促进入手,以城市社区为端口,在国内首次提出“分级康养”概念,旨在通过社区化的基础营养、国医康养、健康素养教育等优势资源的下沉,打造院-馆-站三级康养体系,打通健康消费最后一公里,创建一刻钟“共享康养”服务圈,开创一个“健康便利化新消费时代。
据孙晓龙介绍,当前中国确诊慢病患者近3亿人,亚健康人群占比高达70%,这些俨然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单靠提高医疗资源供给,靠“堵”的办法,治标不治本。只治不防,只会病人越来越多,医院越治越忙。改变那种“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的情形,应实行源头治理,进行基础管理、预防是关键,其核心是治未病,治未病实质上治的是生活方式病。从某种程度上说,健康源于生活,生活决定健康。做健康管理、健康预防、健康素养教育,不与百姓日常生活实地融合,那就是一道伪命题。因此做大健康的理想路径就在于与百姓生活最接近的那段距离:社区。全民精准康养社区工程,首先在地理布局上,“小而美”的社区优康之家,紧随当今碎片化、个性化消费趋势,实现了小型化,有效缩短了时间,拉近了空间,从而为人们就近康养提供了可能。“健康,就在家附近”,这是项目所极力倡导的;其次在服务形式上,以体验式、场景化、上门化、管家式为主;在产品采购方面,充分借鉴买手制、自主品牌、快时尚、工厂直供等方式。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健康社区服务的:即时、便利、智能、亲民。孙晓龙做出进一步阐述,全民精准康养社区的关键点是服务模式的创新、服务内容的升级,这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服务模式上,实行的是由被动到主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门诊+家访+巡诊的立体化健管模式,形成一对一的家庭康养制和签约制度;在服务内容上,提供普惠模式。一是在基础饮食方面,依托目前全国30万亩有机农业基地的直供模式,导入“营养厨房”板块,关注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致力于早餐工程、营养工程的升级优化;二是导入国医康养单元,充分发挥传统中医在治未病领域的独特优势,用中国方式、中国方案解决康养这一世界性难题,让中医国粹,普惠大众,最终形成的是一个为社区居民提供的集知识+行为+产品+服务的长期化、复合型解决方案。
会议上,国内首个“分级康养试验区”进入实质化实施阶段,预示着全民精准康养社区工程进入实质化阶段。
全民精准康养社区工程,是院-馆-站三级康养服务平台的架构,院是拥有全面康养设施功能的城市级健康管理中心,相当于康养“治未病”领域的三甲院;馆就是建立区、县级的康养体验中心,具有较强社区配套服务能力;站就是星罗棋布的优康之家网点。这样就实现了大康养进馆,小康养进站,长期康养进院的城市人群覆盖。在健康城市建设上,分级康养提供很好的实施路径,在精准健康传播上提供了很好的实施平台。有利于城市大健康产业与环境、旅游、养老、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 林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