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气球一样,吹气膨胀;又像泥塑一样,捏塑成型;还像普通糖果一样,可供品尝。这是中国一门独特的民间技艺——吹糖人。
如果说动画电影、毛绒玩偶、电动玩具构成了这一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那么向前回溯几十年的时光,那时人们的童年也不乏亮色。在那时,吹糖人的小摊前从不缺少孩童的身影,吹糖人手艺人魔术般的技艺,顷刻间就将一团软糯的糖坯变成造型各异的糖人。不仅可以拿在手中把玩,还可以品尝美味的糖果,整个制作的过程也充满惊喜与趣味。
吹糖人的称呼里虽然有“人”,但是糖人的造型还是以各类动物为主,最常见的有猪牛羊龙虎等十二生肖形象,而最受欢迎的,当属来自于《西游记》中的“孙猴”形象。
吹糖人的原料“糖稀”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由于吹糖人多是现场制作,“糖稀”需要时刻保持熔融状态。旧时的吹糖人手艺人时常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里面有一个小炭炉,其上就是一直在加热的“糖稀”。
这是一门与时间赛跑、与原料性质变换速度赛跑的艺术。吹糖人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相当在吹胀的“气球”上做捏塑,只不过它的原料比气球更具可塑性。手艺人需要在糖坯变硬之前的很短时间内,将之吹膨至合适的大小,并捏塑出相应的造型,非常考验手艺人的气息控制和捏塑手法。不断吹气的过程带给糖人相对圆润的线条,同时也带来了千变万化的趣味造型,也考验着手艺人的应变和即兴创作能力。
时至今日,时代的进步改变了如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往走街串巷的吹糖人手艺人的身影再难寻觅,然而吹糖人的技艺却并未失传,相对寻常的旧时玩物,吹糖人是活的技艺。对于长辈来说,每当看到晶莹剔透的糖人,总是会唤起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而对于今天的孩童来说,吹糖人的高超技法和妙趣横生的吹糖人作品,至今仍能给他们带来欢乐和惊喜。
2008年6月7日,以吹糖人、糖画等为代表的糖塑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吹糖人,曾经为无数中国人的童年送去欢乐,根植于市井生活,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经过时光的打磨,至今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出品人:王晓辉
总监制:薛立胜
监 制:戴 凡
制片人:杨 丹
主 编:宋若冰
编 导:吴婧 白玥 孙磊 佟明月
出 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