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首页 往期回顾 视频中国

甲骨文:中华文明律动数千年的脉搏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系统,是今天汉字的一种早期形式。它以刀为笔,以甲骨为纸,刻画了近4000年前中华文明的面貌,也是数千年间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象征。


位于殷墟遗址内的一处甲骨窟穴(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我从哪里来?”每个文明都曾这样追问。近代之前,我们只能从史书上知道,中华文明源自三皇五帝,历经夏商周三代,而后才有秦汉魏晋之故事。然而毕竟相隔数千年,中华文明最初的面貌早已模糊不清,出土的青铜器上有限的铭文也只是零星的透露了只言片语。


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新华社记者李安 摄


  直到1899年,中国的学者首次发现了甲骨文,经过锲而不舍的追根溯源,最终于20世纪初在河南安阳小屯一带找到了失落已久商代帝都--殷墟,并重新发现挖掘了甲骨文,早期中华文明的面貌才逐渐清晰起来。


  在近4000年前的中国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人们信奉占卜,往往用龟甲或兽骨在大火上炙烤,以烧裂的骨骼纹路来确定吉凶,而所求之事以及卜辞会被刻在这龟甲和牛骨之上,也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甲骨文。4000年前小到农桑、大到征伐的事件,都被详细纪录在这片片甲骨之上,让那个时代的形象在刀刻的笔画间渐渐丰满起来。


新华社记者 周磊 摄


  甲骨上的文字,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便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言语承载的信息转瞬即逝,而文字记录的文明却可以千年不朽。在今年举办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甲骨文记忆展”作为常设展览,为人们展示甲骨实物、还原历史场景。经过简单的释读,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祖先用刀笔在龟背牛骨之上勾画时的所思所想,即便相隔4000年,今人仍然可以和古人心意相通。


  文字的印记,让中国人在亘古的岁月之中始终能清晰的感知文明的来处,找到归属。


  从甲骨之上刀笔古拙的勾画,到笔墨间飘逸灵动的文字,再到今天电脑显示屏上跳动的字节,改变的是载体,不变的却是汉字以及汉字所传承的数千年灿烂文明。


策划:刘璟 翻译:闫健       后期:刘璟

出品人:王晓辉
总监制:薛立胜
监    制:戴 凡
制片人:杨 丹
主    编:宋若冰
编    导:吴婧 白玥 孙磊 佟明月
出    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财经访谈体育娱乐旅游文化专题原创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liuyy@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