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视频中国  >  
首页> 视频中国

内江市营商环境办打造“甜城政企面对面+”政企沟通品牌 全方位提升为企服务能力

发布时间:2024-11-13 11:12:36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孙磊

内江市营商环境办聚焦助企纾困解难题,紧盯服务企业关键环节,统筹推进预警监测、意见收集、专线专办、诉求化解等重点工作,实现企业诉求被动回应向主动发现、解决“一件事”向破解“一类事”转变,切实增强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构建全方位预警监测体系

拓宽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半径,构建以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监督体系。在重点企业、行业协会、事业单位、媒体等领域设置20个营商环境监测点、聘请5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建立亮牌公示、定期联络、绿色通道、共商共建四项工作机制,采取台账管理模式,重点对涉企检查、服务、保障等方面情况实时监测;明确监督员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质询、参与调研座谈等工作方式,对审批服务、政策落实等方面情况开展监督,及时收集反馈经营主体的意见建议以及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同步跟踪反映问题处理落实情况等。建立信息快速处理反馈机制,对监测点和监督员反馈意见、建议及诉求等优先办理、快查快结、严肃处理。全市共收集办理营商环境监测意见建议300余条,为内江通盛混凝土有限公司、上峰塑料有限公司解决融资需求近800万元。

搭建面对面政企沟通矩阵

畅通政企双向沟通渠道,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打造政商双周恳谈会、一二三产业“营商会客厅”、全市项目困难问题化解会商会、工业企业困难问题化解会商会等8个政企沟通平台,构建“甜城政企面对面+”政企沟通矩阵。建立“市县级党政领导+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共商机制,各平台主管部门采取“线上+线下”“企业直报、部门申报、会议收集”等方式常态化收集梳理问题清单,结合当前省市重点工作筛选出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上会研究议题,由市、县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开政企会商会,邀请企业家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参会,共商解决办法和措施;会后由各平台主管部门整理制定政企会商会交办问题清单,市、县目标绩效部门对清单问题进行督办问效,并对重点诉求适时开展回访调查。召开政企沟通协商会共130次,解决企业反映及项目投资困难问题603个,成功为四川汇宇制药争取资金3700万元、帮助内江威士凯电子解决招工问题。

设置高效便捷企业服务专线

打造“亲清在线”企业服务专线,制定《内江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亲清在线”专线管理办法(暂行)》,明确受理渠道、受理范围、办理程序、督办问效等。推行企业重点诉求专线、专班、专项、专账、专人“五专”提速办理,有效提升诉求接办质效,推动与毗邻市企业诉求“一键互转、三方通话、工单互派”,实现企业跨域诉求办理无缝衔接、顺畅高效。围绕企业准入准营、政策扶持、培育帮扶等高频领域设立知识库条目,并动态更新,实现一般类咨询在线即答、接诉即办。完善“亲清在线+司法、涉外、经信”等行业专家库,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入驻热线接听大厅,为企业提供即时咨询服务。共办结各类企业诉求1813件,解决拖欠企业保证金550余万元。

建立全流程闭环办理工作机制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聚焦企业反映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建立企业诉求收集、交办、督办、回访闭环办理机制。实行“首接责任”制,首接单位根据职能职责对企业诉求进行分类,符合条件的直接办理,反之则按转办交办程序处理。根据诉求复杂程度和办理难易程度确定办理时限,简易诉求立即答复、一般诉求5个工作日办结、复杂疑难诉求原则上20个工作日办结,承办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向诉求企业反馈处理结果。市、县营商环境办全程跟踪督办诉求事项,随机抽查企业“满意度”评价,对企业评价不满意的,责成相关单位二次办理,对发现有推诿、敷衍、拖延等违规违纪行为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处理。通过运行企业诉求闭环管理机制,成功化解内江渝丰物流融资难、内江星光机械公司用工难、四川天府烤卤生产废水排放等典型问题,实现企业反映诉求响应率、诉求化解率、评价满意率均达100%。

【责任编辑:孙磊】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