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视频中国  >  
首页> 视频中国

达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多措并举全力保障企业用工稳工

发布时间:2024-11-22 13:09:55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宋若冰

达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聚焦“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从工作端、供给端、需求端和政策端多措并举,持续深化用工服务,全力保障企业用工稳岗。今年1—10月,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0.8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35万人。

一、建强“四梁八柱”,完善体系“保障网”。一是健全“大就业”工作格局。优化调整达州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达州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形成“管行业必须管就业、管产业必须管就业”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整合就业服务驿站和零工市场等资源,升级打造“站、点、员”三级服务体系990个,打造标准化零工大本营9个、就业岗位直播站9个、标准化职业指导室9个,构建起“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三是健全劳务服务体系。探索“国有(控股)劳务公司+劳务专业合作社+劳务经纪人”三级劳务协作联动机制,全市建立劳务公司7家、县域覆盖率100%,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165个,培育劳务经纪人1734名,推动开展各类劳务服务6万多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000万余元。

二、聚力“供需对接”,搭建平台“精准配”。一是“组团式”招工。组织正达凯、正源微玻纤等10余家重点企业,赴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宣讲招工,招揽专业人才200余名,有效缓解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窘境。二是“常态化”招聘。实施重点企业用工保障专项行动,派驻专班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招工方案,常态跟进企业招工缺工情况,采取直播带岗、入企探岗、短信推岗等方式,密集开展“民营企业服务专项活动”“百名人社干部送岗入户百日攻坚”等招聘活动232场次,“一对一”推送岗位短信253万条,发布岗位41.8万余个,解决企业用工需求3.4万人。三是“智慧化”赋能。依托“城市大脑”,开发“云上数字达州·智慧就业”应用场景,打通公安、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资源,实现岗位实时监测、智能匹配、精准推送,保障重点企业用工2.4万余人。

三、突出“改革创新”,强化培训“全链条”。一是建立专业技术人才数据库。梳理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主动对接教育部门,建立近五年达州籍紧缺专业毕业生实名制数据库,跟进联系动员返达就业,目前已回引900余名化工类、机电类等专业毕业生。二是创新开展职业培训示范项目。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智改数转”、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需要,精准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创新提出7大类、56个工种示范性培训项目,针对性开设示范培训班100个、培训5520人次,有效破解企业人才要素制约。三是持续推行“管办分离”职业培训模式。坚持行业部门“点单”、企业“订单”、学员“选单”,依托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优质民办培训机构,采取培训就业一体化培训方式,定向培养产业工人8610人,实现“培训即就业”5200余人。

四、坚持“增效赋能”,政策落实“无缝隙”。一是加强惠企政策宣传。依托“人社服务专员进企业”、达州人社小程序、公众号、抖音号等线上线下载体,大力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全面推行“直补快办”,支持民营企业稳岗扩岗。二是加速惠企流程办理。持续优化数字政务服务,“达州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人社服务120项“一网通办”,37项“提速办”,33项“零材料”办理,30项即时办结,平均缩短办结时间90%以上,实现就业创业“免申即享”、惠企资金“全程直达”。三是加快惠企政策落实。推行稳岗返还“免申即享”、社保降费“即早即享”等服务,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纾困解难作用。截至目前,共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502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1671.5万元、创业补贴76万元,主动为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12402万元、工伤保险费2109.75万元,落实稳岗返还企业330户、537.42万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企业33家18.15万元,发放招工补贴19.3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3万余个。


【责任编辑:宋若冰】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