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杉,学名为Cathaya argyrophylla,是松科银杉属的一种常绿乔木,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和“活化石”。它是中国特有的古老树种,与水杉、银杏齐名。银杉因其银灰色的针状叶片而得名,高达20余米,胸径可达40厘米以上(部分资料称其胸径可达90厘米)。
在贵州,银杉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如道真县大沙河与桐梓县白芷山等地的高山地带,这些地区气候夏凉冬冷、雨量多、湿度大、多云雾,为银杉提供了独特的生长环境。银杉喜阳耐寒,根系发达,多生于土壤浅薄、岩石裸露之地,常与其他针阔叶树种组成混交林。
然而,由于栖息地破坏、森林砍伐、气候变化以及自身繁殖困难等因素,银杉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并纳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范畴。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贵州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同时积极开展人工繁育研究。
银杉不仅具有极高的植物学和生态学研究价值,还是研究古代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期气候的重要材料。此外,银杉的树形优美,枝叶茂密,气孔带银光闪闪,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保护银杉,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也是对人类自身未来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