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中国同梦 | “两弹一星”三代人的国防情

特别策划 丨 发布日期:2019-10-24 丨 时长:5'06''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9/10/30/201910301572402928372_408.mp4


左起:张滢、杨中轩、杨金玲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在我们马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杨中轩,新中国第一代核事业工作者。1966年来到马兰的他,是次年6月17日新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起爆的见证人。“短短二十分钟后出现巨大轰鸣!这回我们国家的腰杆子可以挺直了!”直到今天,已经82岁的杨中轩和中国网记者讲起那个火热年代的奋斗故事,眼里仍噙满泪水。大漠戈壁中,杨中轩将自己的青春献给国防科技事业,见证了核事业从无到有。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 1971年,12岁的杨金玲和母亲追随父亲杨中轩的足迹扎根马兰。长大后,本有机会离开戈壁滩的她,选择留在马兰从事国防事业。“我很荣幸能成为第二代马兰人,”杨金玲说,“我当时就想,我要像父亲一样,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价值。”

  张滢是杨金玲的女儿,1985出生在马兰。她从小就爱听姥爷和妈妈讲早年“创业”的故事。让张滢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被大风吹跑的帐篷,不是含沙子的盐碱水,而是前辈们“做惊天动地事,当隐姓埋名人”的人生选择。“我一直能感觉到自己身上背负着期望,我也愿像姥爷和妈妈一样为国防事业奉献青春。”大学毕业后,张滢放弃一线城市外资公司的高薪和大型国企的工作机会,来到沟壑纵横的大凉山腹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西昌航天人。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的12年间,张滢历经了60多次发射任务,创造过连续20发任务在一线坚守的纪录。2018年高密度发射任务中,她在一线实施保障的时间超过220天。张滢在航天事业上实现着自己的抱负,见证并参与新中国飞天梦的探索与实现。

  “甘在大山腹地、甘做技术工作、甘当打基砖石,”张滢说,“这是我的座右铭。”

  发扬着“扎扎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家风,张滢仰望星空的同时依然脚踏实地。

  以身许国,风华正茂投身国防事业;胸怀家国,隐姓埋名扎根大漠深山。杨中轩、杨金玲、张滢响应着时代召唤,接力从事“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见证着核工业和航天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70年,三代人,与新中国同梦!


Hi中国人工作室 出品

出品人/ 王晓辉

总监制/ 薛立胜

监   制/ 戴   凡

主编、策划/ 张若梦

摄像/ 房小棋 李凯馨

文字/ 房小棋 张钰坤(实习)

联系电话/010-8882 8014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