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继孝 | 用手迹穿越历史时空

璀璨人文 丨 发布日期:2019-12-17 丨 时长:4'30''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9/12/23/201912231577069729274_408.mp4

         手迹,记录了历史的细节,就像摄影,是一个被凝固的瞬间,无论是钢笔或是毛笔,都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带着书写者的温度,与今天的我们对话。当今无论是官方或是民间,一群致力打捞文化记忆的人,长年累月寻找和收藏着这些珍贵的手稿,尽其所能为它们找到一个安全的“家”。手迹收藏圈中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最重要的是有精神的信仰。收藏源于热爱,收藏艺术品不仅仅是喜爱艺术家的作品本身,有时候是被艺术家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倾倒。名人手迹收藏更是这样,让人接近精神偶像,感受他们存在真实性,这种收藏是有温度的。"名人手迹的收藏一般分三大类:签名;书札和手稿。签名,一般有名片签名、请柬签名、纪念封片签名、照片签名、著作签名、特殊纪念品签名等等,签名之后最好落有名章。

        谈起手迹收藏,特别是近现代名人手迹收藏,有一个人的名字不能不提,那就是方继孝。方继孝,文史学者、作家、鉴藏家。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鲁迅博物馆荣誉馆员。他从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并潜心中国近、现代的文学史的研究,发表论文300余篇。他的主要著作随笔集《旧墨记》书系(已出版一至六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记录了自己收藏名人手迹过程中的一些经历。

         方继孝收藏了将近30年的时间,拥有近万件的藏品,打开他的收藏箱,一封封具有年代感的信封展现在眼前。钱学森、季羡林、金岳霖、郭沫若等等一位位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他们的亲笔书信全都完好无损的保存在了方继孝的“百宝箱”中。说到为什么会对名人手迹的收藏如此热衷,方继孝说:“每一个手迹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都是不见著录的,很多都是鲜为人知的故事,当你欣赏这个藏品的时候经常就会被手迹作者所讲的故事感动,他有可能做了一件事情但是他从来没有和别人讲过,包括研究这个人的专家他也不一定知道这些事情,这个时候收藏手迹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收藏手迹从另一个角度来帮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事实,也把这些历史中名人的足迹更好的记录下来。”

        在2019年的9月份,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了一期名为“红色笔迹——红墙下的名人手迹展”的展览。该展览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500余件藏品全部源自方继孝的珍藏。谈起此次展览,方继孝说:“北京作为伟大祖国的首都,近现代名人汇聚于此,他们之中的许多人生活和奋斗在红墙下,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不经意间,他们的手迹得以存世,这些手迹为新中国奋斗者的足迹平添了一抹红色底色。70年人来人往,70年寒来暑去,新中国的建设者们把自己的生命履历印在笺纸上,他们的精神与追求,如今看来,依然沉实。 我这次展览通过这些名人的手迹,将公众带入曾经的年代,以历史的角度,展现出一幅新中国建设的群英谱。”

  收藏、研究和鉴赏名人手迹既是一种高尚的情趣和追求,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修养,更是史学研究与艺术品收藏良性互通的体现。方继孝,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手迹上的历史。

Hi中国人工作室 出品

出品人/ 王晓辉

总监制/ 薛立胜

监 制/ 戴   凡

主 编/张若梦

编 导  剪 辑/李凯馨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