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中国> 文化

浙江宁波:今出水一批青花大碗和梅园石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06-26  内容来源: CCTV-新闻

浙江宁波:今出水一批青花大碗和梅园石

  央视直播小白礁1号水下考古发掘,主持人文静向观众介绍:“考古队按计划在船上设了5个探方,主要在船体的中间部位准备下水作业。”

  央视准备了11路机位

  昨天,考古现场一共有11路机位拍摄,包括水上、水下以及天上的无人航拍机。文静向电视机前的观众展示了这架引起极大关注的机器:4.3公斤重的无人航拍机噪音很小,翼展2.5米,带摄像头,能实现画面实时数字传播。但是昨天渔山岛上有南到西南风6级阵风7-8级,观众没能在直播中看到它飞上天,有网友直呼不过瘾。

  昨天央视的记者随着水下考古队员一起下水作实时报道,惊喜来自摞在一起的青花大碗,距离船舱15米,与此前出水的瓷器类似,还有几条小鱼从镜头前游过给观众增添了乐趣。

  新技术运用水下考古发掘

  昨天,观众通过直播看到了工作平台情况,分设主控区、装备区、配给区、上下水区和文物清洗区等。在主控区可以通过视频监控水下,装备区放置的是潜水服、脚蹼、和用来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工作时间的高氧双瓶上等一系列设备。一个很大的清洗池是为出水的梅园石而准备。防水特制、样貌奇特的水下摄像机也进入观众视线。

  昨天的水下考古发掘还布设了灯阵,水上、水下监控指挥系统等将现有技术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第一次将短基线运用于水下考古实践中。“每个潜水员都像背了一个精确的GPS,对水下潜水员跟踪、监测、定位。”昨天,考古队员还使用了全面罩的呼吸装置,“能保持通话,但耗氧量大,会影响水下停留时间。出于安全考虑以及互相协作工作,水下工作需要2人或多人。”

  栗建安认为,水下考古是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部分,“通过了解水下考古流程、运用的新技术,感受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进步。”

  看出水器物的文化价值

  昨天的直播中还展示了部分出水器物,包括青花瓷器、西班牙银币等,还有一把落款为明代紫砂壶大家之一的孟臣壶,上有“二水中分白鹭洲”字样。据介绍,惠孟臣是江苏宜兴人,一般认为是明天启崇祯时人,其作品以朱泥为多,以小壶为精,他的作品多在闽南受到欢迎,被认为是时大彬之后的制壶大家,在清初雍正年即有人仿制“孟臣壶”,后来仿制的就更多了。据现场专家介绍,还不能断定是否为真品。

  据宁波博物馆副馆长李军介绍,展示的青花瓷器主要为景德镇民窑,“花色艳丽有晕散,款识和造型等方面看来具有民窑的特点。”专家表示,不能光看文物值多少钱,要看到出水器物的文化价值,对研究当时社会历史文化起到什么作用。

 

责任编辑: 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