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建中:资产证券化攸关国家金融体系安全
发布时间: 2016-09-13 16:21:02 | 来源: 中国网 | | 责任编辑: 清水
关建中:资产证券化攸关国家金融体系安全
大公发布独创方法引领证券化评级变革
9月12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和厦门国际金融技术公司联合在北京举行资产证券化评级与交易模式创新论坛,向社会发布大公独创的新型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用科学的力量阻击横行于资本市场的错误评级方法,防止美国式危机在中国重演。
大公集团董事长关建中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攸关国家金融体系安全的评级变革”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开宗明义,大公自主创新的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是攸关国家金融体系安全的评级变革。他说,金融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以偿还为条件构建的信用关系。国家金融体系是信用关系集合并连接的债务链形式的信用体系。他指出,资产证券化是离财富创造能力距离最远的一种信用关系。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驱动力可动用的最后信用资源,其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占比上升具有必然性和脆弱性,因此,评级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资产证券化的状态,且影响国家金融体系安全。
在关建中看来,国家金融体系由三种信用关系构成,即以现实创造的财富作为偿债来源的借贷关系、以未来可能创造的财富作为偿债来源的借贷关系和将若干未来信用关系进行结构性组合并再次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借贷关系。他认为,在金本位制度消亡后,通过信用关系社会化构建信用消费能力成为满足生产扩张需要的最主要方式,财富创造作为偿债来源基础的有限性与生产对信用扩张的无限性矛盾不断推动信用关系创新,而当第三种信用关系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占比达到一定规模时,评级状态与国家金融体系安全息息相关。
针对资产证券化评级的现状,关建中分析说,财富创造能力,偿债来源,债务负担是评级关注的三个核心要素,评级的任务就是刻画出财富创造能力及其决定的偿债来源安全度与债务负担之间的数量关系。而在中国,所有现行的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都是从西方照搬过来的,其核心要素是违约率,是西方评级机构发明的一种检验评级结果的统计方法,即选择不同级别的样本,根据实际违约统计,分析评级的准确性,这仅是一种事后验证评级的方法,它的统计结果绝不代表每个信用级别的违约概率。
研究表明,违约率这类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没有围绕财富创造能力、偿债来源、债务负担三个核心要素构建评级指标及其分析逻辑,加剧背离了信用关系构建原则。用甲违约推测乙违约,用昨天的违约测算明天的违约,用主观臆断式的评级方法重新捏造出一个新的违约率。关建中明确指出,这种证券化评级方法正是2008年引发全球信用危机的美国次级贷款债务危机的始作俑者,它对美国国家金融体系的破坏是巨大的。
关建中分析说,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和债务大国,2015年与2000年比较,国民经济增长了808.5%,国家债务规模增长了1514.5 %,2015年国家债务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249%。巨大债务存量决定了未来资产证券化方式形成的债务规模及其在国家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他预言,随着第三种信用关系在国家金融体系占比的上升,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将大增。中国现行的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不能承担国家金融体系安全守门人的国家责任,如果继续任其发展,只能是公开掩盖资产证券化风险,暗藏美国式的信用危机。
据介绍,大公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的创新点是把财富创造能力作为偿债来源的基石,分析偿债来源对债务偿还保障作用,据此分析每笔基础资产信用质量,得出偿债能力安全度指数,将多项不同资产的偿债能力安全度指数进行结构化,构建一个偿债能力复合安全度指数。大公独创的偏离度、信用工程学、数字化模拟三大核心评级技术成为其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创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公与现行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的根本区别是,两者评级基础不同,由此差异导致评级正确与错误的霄壤之别。
关建中最后说,现行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曾经制造过史无前例的人类信用灾难,几乎摧毁了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金融体系,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吸取这一教训。大公独创的新型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提供了阻击西方错误中国化的强大思想武器,但如何将其变为捍卫国家金融体系安全的行动,正在考验着民族智慧。
专家认为,大公立足评级行业22年,一直领军于资产证券化评级智能产品研发。由大公信用软件公司开发的“资产证券化风险评估系统”,涵盖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车贷资产证券化、企贷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流程,在业内率先实现了从资产质量审核、入池资产筛查、分层结构设计到现金流分析等一系列智能化分析评估过程,它的成功上线填补了国内资产证券化风险评估系统的空白。
本次论坛同时发布了由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和厦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运营的ABS在线云平台。其中评级引擎由大公提供技术支持。该平台以资产证券化、区块链技术及大数据技术应用为业务运营的核心工具和理念,打造集ABS工厂、ABS数据库和ABS研究院为一体的新一代互联网交易流转和信息平台,这是资产证券化产品借力互联网+,在交易模式上的一大创新。
来自资产证券化领域的知名专家与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的百余名嘉宾出席论坛。
责任编辑: 清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