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 饮鸩止渴的消费需求不要也罢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03-28  内容来源: 上海东方卫视

 

第一财经日报 饮鸩止渴的消费需求不要也罢
 

  一段时间来,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新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批示,从上至下,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令行禁止,官场吃喝之风被大大遏制。

  伴随着这次的作风建设,一些高端餐饮企业受到影响,部分洋酒的销量不断下降,一些国内知名白酒品牌的效益也受到冲击。微观来看,一些商家的生意不好做了;中观来看,此次作风建设所涉及的相关行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低迷状态;宏观而言,社会总需求似乎因此有所下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3%,这不仅比去年全年14.3%的名义增速大幅下降,而且比去年7月份的全年最低增速还要低。其中,餐饮业收入增速仅仅为8.4%,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更是下降了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滑,或有多方面原因。高端餐饮消费下降等因素,也为此增速下滑做出了“贡献”。

  于是,有部委开始担心,消费不足是否会影响整体的内需水平,进而影响经济增速。从宏观部门的角度考虑,这样的担心当然不无道理。唯GDP马首是瞻固然不行,但经济增速太慢也不行。当前中国的许多问题,需要在发展中求得解决。经济的稳定发展,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这种乱吃乱喝产生的所谓内需,也值得可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如一些城市的不少道路经常被“开膛剖肚”也能制造GDP一样,那样的GDP不要也罢。利用公款吃喝形成的消费需求,同样是不要也罢。虑及公款大吃大喝的恶劣性质,倘若要依赖这样的消费需求,那绝对是饮鸩止渴。

  拉动内需的主体,是普通民众。民众袋里有钱,且无(或少)后顾之忧,消费量自然上升。反过来说,倘若民众财富积累速度过慢,量太小,加上社会保障不足等原因,消费方面自会畏首畏尾,既无力消费,也不敢放心消费。因此,相关部委在担心需求不足之时,更应该把思考重心放在如何真正释放民众需求上——当然,这也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

  当下对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谈论甚多。一个比较主流的看法是,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认为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这个观点大抵是不错的。城镇化是破解“三农”难题的一条路径,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不过,城镇化本身并不必然带来内需的增量,而是要通过城镇化,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让民众生活得更富裕,更有能力消费。

  往深处看,需求的扩大是个系统性的命题,需要方方面面的发力。比如,借助财政向民生倾斜,加之适度的减税举措,“放水养鱼”,以撬动内需;比如,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让普通民众能够更公平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缩小贫富差距,可撬动内需;比如,积极改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福利水平,减少民众消费的后顾之忧;再比如,出台各种提振消费热情的政策,短时间内也可帮助实现消费需求的上升。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知易行难。但不论如何困难,总得尊重经济规律,通过深化改革获得需求增量,既提升民众消费能力,也提升民众消费信心。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至于那种饮鸩止渴式的消费数据,就让其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彻底消失好了。

责任编辑: 林凡凡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