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解放日报:“接地气”方能走出“夹心层”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11-18  内容来源: 上海东方高清

解放日报:“接地气”方能走出“夹心层”

 

    最新发布的2013年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生发展报告》显示 ,近五年回国的留学人员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的3倍。特别是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超过70%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但是人们发现,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是那些研究“高精尖”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而大多数学历普通、能力平庸的“海归”,反而在就业中高不成低不就,成了尴尬的“夹心层”,甚至很多直接就成了无法就业的“海待”。

  “海归”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情怀,还有专业特长,是一个智力密集的群体。“海归”数量的迅速增长,不仅反映了“海归”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和依恋,亦折射了国内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他们积极参与发展战略制定,努力引领新兴学科建设,投身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缩短了中国科研水平与国际的差距。毫无疑问,“海归”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然而,不能不看到,“那些研究"高精尖"技术的高层次人才”,确乎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但对“多数平庸的"海归"”来说,不免“成了尴尬的"夹心层"”。“海归”成了“夹心层”,意味着这些“海归”高不成低不就,一时处在“夹缝”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

  “海归”之所以成为“夹心层”,虽然有自身“高精尖”不足而平庸的原因,更有观念狭窄之故。比如,有的人创业思维依然停留在以复制国外科技成果和模式为主上,欲以此重拾昔日曾经有过的辉煌。殊不知,这种业态早已淘汰。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曾讲过一件“趣事”:某“海归”在做一个给农村送货的创业项目。他带着iPad下乡,到乡下给农民看,农民也会点货,但从来不在他那购买,他们在他那里看了东西后全去淘宝、京东下单了。原因何在?原来,这位“海归”不太了解中国消费者的习惯,甚至不了解中国消费者已经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难怪徐小平说:“我鼓励他到中关村车库咖啡、真格基金去看看,但是他现在还整天泡在江苏某个县城里边,他发誓要探索出某种新的模式,而我也发誓他探索不出来。”

  走出“夹心层”,关键是“海归”们要“接地气”。所谓“接地气”,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实际,一定要了解国情、企情、民情;既要把握国家经济的宏观走向及其相关政策,地方的发展规划、建设现状,又要尽可能熟悉企业的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一方面要立足于自主独立创业,另一方面也要放下架子,善于和本土人才合作,借鉴本土人才之长而为己所用。每一个“海归”只有充分“接地气”,既摸清上情又摸透下情,并通过“良性嫁接”、“有效发酵”,自己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也才能变单个优势为综合优势,变短期优势为长效优势。

  如果说,冲破“夹心层”,强调的是人的气度、思路和状态的话,那么,这也恰恰是“接地气”的宗旨所在:因为只有“接地气”,以豁达的襟怀、虔诚的心胸,拜能者为师,甘当小学生,才能取到真经;只有“接地气”,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创业路上才能做到左右逢源、举一反三;只有“接地气”,明确了目标,增添了信心,也才能在创业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海归”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是国力升级的智慧储备,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力量。他们熟悉东西方文化、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思考与观察问题具有国际化视角和比较优势,是我国加速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让“海归”“归”有所依、“归”有所得、“归”有所成,尤其是让处于“夹心层”的“海归”们早早走出“夹缝”,不做“海待”,去放飞和成就创业梦想,政府固然要为他们营造更加开放的社会氛围,拓宽更广泛更专业的发展空间,创设更优越的创业环境,但“海归”们自己也要勇于和善于在“接地气”上迈出扎实、有力的步子,使自己择业和创业的理念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责任编辑: 刘颖颖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