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医改必须直面难点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11-26 内容来源: 上海东方高清
光明日报:医改必须直面难点
我国新一轮的医改已经启动四年多了。其间,百姓尤其是基层百姓已经从中受益。但是,随着医改进入了深水区,对医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期待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
国家卫计委日前召开《学习三中全会决定 深入推进医改工作座谈会》,来自卫生领域的部分省份负责人和专家,就目前医改工作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剖析,厘清今后的工作思路。
如何把患者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医疗人才是关键。但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祖瑚直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遭遇合格的人不多、合格的人又留不住的尴尬局面。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毕立夫也指出,旗县医院的人才跟不上,这是当地最大的瓶颈。
谁去基层、怎么去?大家的共识是:必须由激励机制代替行政命令。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科院院士曾益新介绍了国际上可以借鉴的有关做法:医务人员的工资会参照一个系数,从大城市、中等城市,最后到社区、乡镇,越到基层,系数越高,薪酬也越高。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调动医务人员去基层的积极性。
基层缺少高层次人才,就很难做到有效分流患者。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介绍,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还存在稀缺医疗资源被占用的问题。以北京宣武医院为例,每天的门诊量中有30%的患者仅仅是开药,影响了许多疑难杂症患者的治疗时间。
谈到社会办医,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义坦言,如果不放开医师多点执业,社会办医想发展起来就有如无源之水,不能源远流长。
“多点执业放开也是在支持社会办医,要加快制定相关的措施来规范这一执业行为。”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人事制度的配套改革跟不上,医师多点执业就很难发展起来。
毕立夫指出,我国对非营利医疗机构的研究不足。国外医疗机构80%是社会办医,其中85%以上是非营利性机构。他认为,非营利医疗机构对缓解患者看病难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应享有的诸如土地、人员、税收等方面的配套优惠政策目前并没有跟上。
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指出,下一步的医改工作要特别注意给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预留足够的规划,真正建立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资本办医体系,使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到2015年达到总量的20%左右。
“医改在着重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一定要关心我们的医务人员。”毕立夫直言,这支队伍的稳定性事关医改成败,他们的收入偏低、执业环境差等问题都需要关注。
江西省卫生厅副厅长曾传美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定要打破传统思维,应和相关部门一起制定更合理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
对此,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非常赞同。他强调,一定要尊重和体会医者的劳动价值。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是与政府治理相关的制度的改革。其中 “非营利性和惠及老百姓是公立医院的两个关键词”。毕立夫则表示,政府哪些应该有为,哪些应该退出,是下一步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指出,下一步要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中心,做好破除以药补医、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这三篇文章。
责任编辑: 刘颖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