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证券时报:汇率改革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12-06  内容来源: 上海第一财经

证券时报:汇率改革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最近官方论及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时称:将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将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汇率由市场化因素决定应当一种常态,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有改革必要,理由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管理方式与市场存在不合拍问题。人民币汇率在最近几年里屡屡出现多日实际交易汇率触及汇率波动区间上限,此问题被不少人称呼为“涨停”。但是,虽然出现连日触及汇率管理区间的上限,但是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却往往保持固定或者是波动甚微。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多年来保持在升值的通道上,但是升值通道非常平坦,每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实际上都很微小。这两点都说明市场是认为人民币汇率应当是升值的,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实际成交价连日触及上限后保持异常稳定,实际上是对于市场的响应程度远远不够,忽视了市场的内在要求,而人民币连年升值但每年升值幅度非常小,表明升值的节奏被过度控制了,人民币内在升值能量未充分释放,因此出现连年升但是升幅太小的问题(这必然导致单向套利问题)。其实,市场化程度高的货币,每年汇率升跌10%左右是常见的现象。

  其次,人民币汇率形成过度参考美元,影响了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注重在于其促进出口的方面,尤其是出口美国市场,这种制度安排导致人民币汇率管理在情感上倾向于让其汇率低于贸易的均衡水平,因此多年来中国都是第一出口大国,每年的贸易顺差也极其巨大,与德国一起排在第一方阵。贸易顺差中,绝大部分的顺差来自于美国,因此对于美国市场高度依赖,其结果是:一方面中国主动积累了过多的美元储备,主动替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主动让渡了部分货币的独立自主权,货币政策受美联储影响很大,主动承接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溢出性。这样,在美国推出QE时,中国担心美元洪流冲垮中国,而在美国可能退出QE时,中国又要担心热钱快速流出的后果。

  第三是对中国经济结构和就业方面的影响。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背后的思想还带有三十年前的惯性,是以促进出口为出发点。过去中国外汇储备极端缺乏,以“出口创汇”为汇率政策的导向具有必然性。但现在中国是全球第二GDP大国,经济应当追求平衡发展和贸易均衡。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经高达3.7万亿美元,远远高于正常的国际收支需要储备的数字,处于畸高的水平。

  同时,强调出口必然在劳工工资、环境保护等问题上出现不足,导致内需不振、环境破坏,最终出现经济结构畸形。中国经济中出现的二元经济现象、房地产市场过热都与汇率制度有相当程度的内在关联。

  因此,人民币汇率改革也应当从这些方面入手,让市场力量更大地发挥作用,其着眼点应该是促进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平衡,减少对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依赖,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人民币汇率改革,主要内容应当有两点。第一是让市场力量成为决定汇率运行方向的主要力量。除了扩大其浮动区间外,最重要的是让中间价的运行幅度和方向反映市场的要求,像过去那种交易价格连续触及某边上限或者是长期偏于某方而中间价格保持稳定的现象,应当不再出现。第二是让汇率形成制度能反映和促进国际贸易和收支的均衡,因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和谐、促进内需,最终促进就业等等。因此,应尊重顺差背景下汇率一般情况下升值、逆差背景下货币一般情况下应当贬值的基本规律,该规律是长期的、基本的规律,但是极短时期因其它某些偶发因素出现而可能出现暂时反常。

责任编辑: 刘颖颖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