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惊蛰话养生 居家也锻炼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4-03-06  内容来源: 上海东方高清

惊蛰民俗早知道

惊蛰之时,民间素有吃梨的习俗。梨和“离”谐音,一说与小虫分离,一说是要让病痛远离身体。

惊蛰雷动,虫蚁开始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滋扰生活,或殃害庄稼,因此惊蛰期间,各地民间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

据清光绪元年《曲江县志》载曰:“惊蛰日,撒石灰于壁间,以压蚁,炒米粒果而食。”

闽西古汀州地区的客家人,则会在惊蛰这一天,煮带皮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这和《曲江县志》里的“炒米粒果”都是一个意思,以米粒果、芋子等象征“虫子”、“毛虫”。男女老少争相抢食,谓之“吃虫”,寓意人畜无病无灾,庄稼不生害虫。

惊蛰过后的农历十五,乃是百花生日,名曰“花朝”。旧俗这一天,家家都要祭祀花神,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幽人韵士,赋诗唱和。姑娘们则把红纸粘在花枝上,称之为“赏红”,以求今岁月圆花好。

两大佛教法会,也都集中在这个月举行,一为农历二月十五的释迦牟尼涅槃日,一为农历二月十九的观音菩萨生日。据《帝京岁时纪胜》所载, 观音大士二月十九日诞辰,六月十九日登莲台,九月十九日传道妙。有善信奉大悲咒戒荤酒者,会于二、六、九食素三月。

惊蛰正值早春二月,草色遥看近却无。此际“冻人不冻水”,人体汗毛眼初开,阳气领先,人体跟不上阳气升发的速度,反而挡不住些微春寒,感到上火牙疼、嘴唇干裂、四肢寒凉,即所谓“乍暖还寒”,需要补补阳气了。

从食疗上来看,可以吃点韭菜、蒜苗、豆芽这些生发阳气之物,甚至喝点高粱酒。冰糖蒸梨则有止咳化痰、滋阴清热之效。

春季是流行病的多发期。 《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说,减少疾病发生的最好方法,就是保养好人体的正气。比如注意通风、热水泡脚。家里老人常说“春捂秋冻”,确是一句至理名言。

虽然春天应该晚睡早起,最晚也不要晚于11点,避免阳气受到寒气的侵害。

惊蛰之时,还易出现肝不藏魂、肝胃不和等症,最宜调节情志,把郁闷的情绪疏解开,注意饮食有节,吃一些菠菜、鸭血、鸡肝、龙眼肉等补血补肝。

 

责任编辑: 刘璟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