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讨薪难:专家建议"欠薪"纳入用人单位信用评级系统

发布时间: 2015-02-09 08:11:50  |  来源: 上海东方高清  |  作者: tianmai  |  责任编辑: 刘璟

年关将近,顺利拿到一年的血汗钱回家,是每个异乡工友最大的期望。然而,不时闯入人们视线的各类“讨薪”事件,刺痛人们的神经。为何一到年底,欠薪事件便时有发生?如何跳出“年年讨薪”的怪圈?欠薪与企业生存、城市发展之间,存在什么钳制关系;日薪、周薪、月薪、季薪……名目繁多的工资潜规则究竟是如何形成?透视欠薪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法律关系和处置对策,尤为迫切。 文/广州日报记者 陈小雁

正视欠薪

关乎工人利益,更关乎产业发展

“年年讨薪”已成为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常见病”。而一些地方由于经验不足、处理不当及监管疏忽等原因,讨薪时不时酿成群体性事件或个人悲剧,令人惋惜。如何妥善解决劳资薪酬纠纷,事关底线民生,影响社会和谐,成为管理者每到年底不可逃避的重要议题。

据广州市人社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引发的劳资纠纷案件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共计5534家,同比5491家增加0.1%)。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市场需求萎缩,尤其是建筑施工、加工制造和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拖欠工人工资问题依旧严重。而长期以来,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私招乱雇劳动者现象,薪酬管理制度也不规范,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维权渠道狭窄,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讨薪”之路坎坷。

必须看到,“欠薪”问题不仅关乎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关乎企业诚信,而且对于转型期地方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长期以来,珠三角地区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聚集地。外来务工人员是广东经济腾飞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近些年,由于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如何留住工人成为不少企业的燃眉之急。“用工荒、招工难”已逐渐成为各类中小企业的“传染病”。每年年初,广东企业争相到省外“抢人”的新闻已屡见不鲜。

在这种形势下,及时解决好“欠薪”问题,甚至在全国领“模范雇主”之风气,才能以诚意留住外来工人,抢先占领人力资源高地。“欠薪”关乎工人利益,更关乎产业发展、城市后发潜力。

透视“欠薪”:薪酬制度亟须规范透明

劳资薪酬纠纷的痼疾在哪里?薪酬制度无疑首当其冲。

当前,我国规定的工资制度是月薪制,如果全行业都严格遵守这一制度,欠薪事件可能会大大缩减。然而,记者发现,现存的工资支付制度,尤其是个别产业、行业带有行业特点,未必都是按月支付。一些行业甚至已形成不成文的薪酬“行规”,这些行规未必违法,却给“欠薪”埋下了隐患。

以建设工地、服装业及皮具制造业为例,这三个行业工资支付制度比较特别,因而也存在欠薪隐患。

先看看建筑行业。不少建筑企业财力雄厚,工程合同非常苛刻,动不动就会因质量问题而扣款,其背后有强大的律师团队撑腰,而施工方急于要拿工程,无暇他顾,一旦跳入陷阱,纠纷难以厘清。另外,该行业的工资结算以工程项目任务完成、工程审核合格为界限,如果工程有问题,工人返工报酬很低甚至没有报酬。从当前法律看,只要工人拿到的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而且经过合法程序、规章制度,便可以适度扣工资。这虽然给企业一定的管理自由权,弥补对工人怠工、出工不出力造成的损失,但同时也给欠薪埋下隐患。

再看看服装产业聚集区。一条经流水线生产的裤子,要质检合格才核算工资,工人拿的是计件工资。由于生产周期的原因,工人第一个月还拿不到工资,往往要到第二三个月才完成工作量,经产品检验合格后才计算工资。在这一行业里,服装薪酬支付制度基本是季薪支付形式。因此,一旦发生欠薪,就属于“一拖三个月”这类严重欠薪类型。

再比如,皮具产业不少是作坊生产,老板拿到订单再租机器、场地以及招人,完成订单就散伙。这类“包工头型”的生产不少既无资质认证,又无固定场所,容易发生老板跑路,工人血本无归。所以,现在皮具行业盛行“日薪制”。每天一早招工找工的人熙熙攘攘,较容易发生纠纷。

以上几个行业由于薪酬的特殊性,存在欠薪隐患。经过与广州市人社局劳动监察支队等相关部门的交流,记者发现,具有行业特点的工资模式短期内难以改变,也给杜绝欠薪带来障碍。

 

责任编辑: 刘璟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