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韵浓情更真,雅俗可共赏——评著名画家于飞的国画(节选)

发布时间: 2017-08-07 14:28:3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王博  |  责任编辑: TM04

韵浓情更真,雅俗可共赏

——评著名画家于飞的国画(节选)

于飞的作品笔墨沧润,浓淡有致,远看有感觉上的充溢韵势,近看又耐人寻味的工致精湛。近年来,他以这种不同寻常的笔墨韵致,逐渐树立起自己的艺术地位。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画家,于飞既擅画山水,又擅绘花鸟。他的花鸟画雅逸婉约,独具韵致,而其山水则气势宏伟,情怀激荡。两种不同的风格,被他运用得挥洒自如、出神入化。从创作对象上来看,于飞的作品又分为写意葡萄和巨幅厅堂山水画。于飞画的写意葡萄,最大的看点在于对大自然原有色彩的精准把握,以及变化多端、极富个性的线条运用。画家紧紧抓住了中国画的精神特质,线条千变万化,笔墨洒脱有力,用笔的速度、力度和强度拿捏得分毫不差。除了对线条的灵活运用之外,画家还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来刻画葡萄,将葡萄的饱满多汁之感,表现得淋漓酣畅。从他的写意葡萄画可以看出,画家的线条技法已经锤炼得极为娴熟,创作时先用简括的线条勾勒出葡萄的藤蔓,然后再用墨色反复晕染枝叶和葡萄。这种大繁似简的艺术手法,不仅使得葡萄形态传神,而且笔墨情趣浓厚,在他那些笔精墨妙的写意葡萄中,总是弥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醇之韵。仿佛一方掩藏在幽谷中的深潭,清澈淋漓却又深不见底,令人回味无穷。

《秋硕图》     

于飞的写意葡萄不仅充满了传统文化气息,同时还表现出现代的积极元素,反映了画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创作手法上,他有力借鉴西方风景画的色彩和结构,将之灵活运用到水墨创作中。这种画法不只是为了塑造形象,也是为了营造一种心灵化的微妙境界,它朦胧、幽淡、静谧,似近又远,似真似幻。画家用传统笔墨表现了现代观念,。他画的写意葡萄,洋溢着自己鲜明的绘画风格,与传统的花鸟画法一脉相承而又独具一格。其技艺恰如徐悲鸿所说:“尽精微、至广大。与写意葡萄相比,于飞笔下的巨幅厅堂山水画也有着独特的艺术神韵。于飞山水画的成功,首先表现在他的境界创造上。前人曾有“写境”与“造境”之分,而他已出乎“写境”,入乎“造境”,超然于“有我”、“无我”之间。他拉近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开拓了山水画内涵与外貌的新天地,凸现出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的意象特征,俨然一派雄浑豪迈的气度。其次,是在镜象上统一了大美与充实。大美其实很难描写,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在视觉形象上处理不好就会流入空泛,然而于飞却辩证地领悟了“大美无言”与“充实之谓美”的关系,把象雄、境阔、势长、质实等因素成功的统一起来,雄浑朴茂,气象万千,令观赏者在仰望群山之时,就像欣赏北宋范宽的山水画一样,产生“远望不离坐外”的惊叹。他的作品,以大山为主体,层峦叠嶂,云涌泉流,焕发着饱满昂扬的人文精神。可以想见,在于飞的观念中,丝毫没有西方画家‘主客两分’,有的只是中国画家的‘亦物亦我’和‘天人合一’。他无论画‘苍山峻岭还是画茫茫瀚海上的铮铮古木,都深情地注入了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感奋。

《秋硕飘香》       

艺术之路任重道远,要想真正有所成就,离不开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多年来,于飞在艺术的道路上上下求索、不断创新进取,这才有了如今的硕果累累。他一方面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陶冶,另一方面又不断受到现代文化思潮的撞击。在这种情况下,画家始终遵循着“与古为新”的创作思想,既努力吸进和吸收传统艺术精髓,又毫无顾忌地进行创造与变新,不断突破传统,走向当代。其作品在保留传统底蕴的同时,也不断汇入新时代知识结构、艺术思潮等多种元素,这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多样性。能做到这一点,主要由以下三种条件支撑着:精纯的笔墨技艺,深远的作品意韵,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现实中,我们并不缺少笔墨技艺,作品意韵或独特风格,但是将这三者以工笔和写意两种绘画语言同时推向一个较为完善的境地,却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于飞凭借自己的才情和智慧做到了这一点,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也是其艺术之树能够长青的根本原因。

 作者:中国画研究院 王博     

 

责任编辑: TM04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标题图片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