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中小学校国际理解教育  培育学生国际理解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18-03-05 11:26: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胡卫  |  责任编辑:鲁楠

 

夯实中小学校国际理解教育  培育学生国际理解核心素养(胡卫)

摘要: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对 “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存在偏颇;在国际理解课程方面,“引进来”多,“走出去”少;国际理解课程的实施有待改进。为此建议:配合国家战略,基于各地特点,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课程规范的理解课程;引入和开发形式多样的国际理解教育评估;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国内外交流,提升教师的国际理解素养和课程执行力。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全国不少省市区出台了在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指导意见,逐渐尝试建立国际理解教育学校指标体系,试行国际理解教育示范校机制(例如江苏常州、江苏无锡、山东青岛、四川成都、上海等)。
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然而,我国中小学阶段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仍处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社会和公众对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仍存在偏颇。
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最初开始于公办外语特色中小学、公办学校的国际融合部,以及部分国际学校内,因此,不少人将“国际理解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外语教学,仅限于外语学科内的国际理解教育。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国际理解教育不仅仅是对对方或他者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其前提是民族情怀,是对本民族和国家的理解和认同。
2.在国际理解课程方面,“引进来”较多,“走出去”仍相对较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对外开放要“支持国际汉语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也多次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能够看到真实的、全面的、丰富的中国。然而,目前国际汉语教育主要仍旧集中在高等教育的成人语言培训,以汉语、中国(当地社会)历史、地理、经济、文学等为载体和内容的中国原创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和活动仍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
3.学校层面国际理解课程的实施有待进一步改进
国际理解课程在学校的实践包括四种类型:在国际课程理念在基础型课程中的渗透、拓展型课程中国际理解特色课程的研发、国际理解主题活动、游学和交流等国际交往。以第二类国际理解特色课程为例,有些学校设计的国际理解化教育课校本程设计过于理想化,无论是授课时间、学生的理解能力方面均难以达到课程预设的目标。
  二、对策建议
1.配合国家国际交往战略,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省市地区无论是社会济文化发展、国际交往、区域学校教育特色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配合国家国际交往战略,各地可基于自身资源和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2.开发符合国际课程规范、适合中国学生的国际理解课程
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既要“迎进来”,更要能够“走出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我们文化自信的三大源泉。如何将这三大源泉的丰富内涵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相结合,设定出符合世界标准、中国话语的学校原创国际理解课程,是新时期中国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需要面对的挑战和重要议题。
3.基于对国际理解教育丰富内涵和目标的准确理解,在学校国际理解课程实施逐渐成熟时,引入和开发形式多样的国际理解教育评估
随着国际理解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在课程建设逐渐成熟和稳定时,基于各自特色国际理解教育目标的定位和理解,可有选择地借鉴一些国际组织的相关测评——例如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的“全球素养”测评框架和方法,加上基于本土化的调整和自我研发,整合出形式多样的国际理解评估方式。
4.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国内国际交流,提升中国教师的国际理解素养和国际理解课程执行力
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需要教师具备对中国国际和文化的了解、对国际事务和其他国家社会文化的理解,同时还需要掌握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探究式教学、合作教学。这些都需要中国教师抱着开放的终身学习心态,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国内国际的实地交流,提升自我的国际理解素养,和国际理解课程的操作执行力,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
5.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国际理解课程需要整合中外不同时期的优秀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破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的时空限制,降低成本,丰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21世纪国际理解教育开展的必然特点。

 

责任编辑: 鲁楠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相关文章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