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大国之眼”——来自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的蹲点报告

发布时间:2019-05-22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新华网 | 责任编辑:晴天

 

70 年前,一座 2 层小楼、几台机床,见证了新中国雷达工业的蹒跚起步; 70 年后,一座现代化研究所矗立在长江之畔,从这里诞生的雷达产品,享誉世界。

从修配仿制到自力更生,从保障 “ 两弹一星 ” 到为 “ 神舟 ” 飞天护航,这个与共和国同龄的研究所,目睹了中国雷达从无到有, 由弱向强 。

这里是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 14 研究所。在这里,三代雷达人前赴后继,谱出一曲科研报国的壮歌。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专家张光义在介绍相控阵雷达及其发展趋势(4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从落后追赶到局部领先:中国雷达的奋起之路

俯瞰大地、探索海洋、追梦太空,人类认知自然的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雷达的身影。

1949 年 4 月 24 日,中国雷达工业在南京城北一座 2 层 “ 小红楼 ” 里起步。 100 多名职工、三四台机床、几部从敌方缴获的雷达,是当时中国雷达工业起步的全部家底。

技术落后,就会挨打。今年 84 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义,至今对那段憋屈的历史耿耿于怀:解放初期,新中国只能 “ 捡 ” 别人的雷达用,很多武器甚至没有雷达。 “ 被炮弹打中,还不知是谁打的。 ”

早在二战期间,英军已能用雷达对德空中拦截,守护英国本土不致沦陷。战后不久,国际上成功用雷达测出地月距离。但一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的战斗机雷达还停留在只能测测距离、能看天看不了地的阶段。专家判断, “ 中国雷达和国外起码相差 30 年! ”

夜幕中的 “ 小红楼 ” ,目睹了一代 代 雷达人的不眠不休。无数技术鸿沟, 硬是靠拆雷达 、分析、仿造,一点点追了上来。

上世纪 50 年代,我国自行设计出第一部 314 甲中程警戒雷达,标志着我国迈出自主设计雷达的重要一步;

70 年代, 7010 大型相控阵远程战略预警雷达屹立于燕山余脉黄羊山上,中国人从此掌握了相控阵雷达尖端技术;

进入 21 世纪,中国雷达发展更驶入了 “ 快车道 ” :

2007 年,国产 预警机空警 2000 雷达如期研制完成。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 警眼 ” 雷达,让我国从零基础一跃而上、实现隔代跨越。

2017 年 4 月,我国第二艘航母下水,它的 “ 舰眼 ” 是 “ 中华神盾 ” 雷达。有了它,拥有 300 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 1.8 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国, 离走向 深蓝的梦想又迈进一大步。

2019 年 3 月,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 “300” 。 “ 神舟 ” 飞天、 “ 北斗 ” 组网、 “ 嫦娥 ” 探月,中国实现了用全自主研发的雷达测控保障,一路为追梦太空护航。

而今,中国雷达已在陆、海、空、 天四大 领域,实现对电磁信息的感知、处理、使用和反馈。

“ 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当前中国雷达技术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肩,并在局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说。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专家 贲 德(右)在介绍机载火控雷达及其发展趋势(4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能钻研、肯奉献:他们是雷达工业的 “ 老母鸡 ”

在行业内, 14 所被亲切地称为雷达工业的 “ 老母鸡 ” 。

1956 年起,上千名 14 所员工举家迁居三线山区,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继续开拓雷达事业,先后包建、援建 16 家雷达厂、研究所,为雷达工业发展 作出 了卓越贡献。

14 所内部,能钻研、肯奉献、挑得起重担的雷达人故事,总被一代 代 新人反复传颂:

国之所需,吾心所系。中国雷达创始人申仲义,生生练就一套 “ 看 ” 雷达 “ 绝技 ” 。新中国成立 之初缺产品 、缺图纸,每次出国他就到处看雷达,回国后立刻回忆画图纸,组织大家研究、设计。在中国雷达的起步阶段,许多雷达产品就这样一点 一点 被 “ 看 ” 出来。

一句承诺,一生报国。 62 岁入党的雷达先辈张直中,在宣誓时说: “ 我要把 62 岁当作 26 岁去工作,把一切献给党。 ” 从修配到仿制、从自行设计到保障 “ 两弹一星 ” ,直至暮年,张直中都在 践行 对祖国的承诺,奋斗在雷达技术的最前沿。

为国科研,万死不辞。 “ 拼命三郎 ” 贲 德,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困境立下军令状:研制战斗机雷达,让中国部队用上自己的 “ 争气机 ” ! 1 年多的试飞期, 贲 德两次遇险。发动机停转、起落架失灵,都没有把这个文弱书生吓走: “ 任务逼人!只要能做出雷达,献出什么都行! ”

“ 先辈们的事迹,让 ‘ 奋斗 ’‘ 奉献 ’ 不再是空泛的字眼,而成了活生生的人和事。 ” 年轻研究员陈栋说,在雷达研制团队里,有两条 “ 潜 ” 规则:一是团队唯技术 不 唯权威,鼓励年轻人说话。即使刚工作的 “ 小菜鸟 ” ,也能直接向权威挑战。二是老同志必须毫无保留培养新人、绝不藏私,出现难题也总是 “ 老人 ” 在一线带新人一起干。也正因此,年轻人总能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快速成长。

老带新,靠言传,更靠身教。参与 “ 中华神盾 ” 项目的一批年轻技术人员,至今对研制中的惊险波折记忆犹新: 2003 年初,历经万难造出的雷达一上舰却差点被判 “ 死刑 ” :在陆地上好好的机器,到了波涛滚滚的海面上却无法识别海浪反射出的千万个假信号,完全无法工作。

一些人断定, “ 中华神盾 ” 到此为止了。科研团队憋着一口气,由负责人带队,直接住到了海边。从此,人员轮班,机器不歇。海上联试,他们带 100 个塑料袋挂满栏杆,晕船了出去吐,吐完回来接着干。 2005 年, “ 中华神盾 ” 如期研制成功。而就在交付当年,总设计师张亚朋被确诊癌症晚期,半年后不幸逝世。

“ 在这样的团队里成长,我毫不怀疑,一代代雷达青年会续写自己的传奇! ” 陈栋说。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14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调试“蜘蛛网反无人机系统”(4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 没有愿不愿意,任务必须完成 ”

蹲点期间,记者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 “ 没有愿不愿意,任务必须完成。 ” 从战斗机 “ 鹰眼 ” 到 “ 中华神盾 ” 雷达,再到预警机 “ 警眼 ” ,无数攻关都在技术积累为零的恶劣条件下立 “ 军令状 ” 完成。

14 所人身上,除了科技工作者共性的严谨,总有些独特的 “ 气质 ” ,让他们 “ 不太一样 ” 。

这气质是接得起 “ 军令状 ” 的胆识。 “ 项目真难,我也犹豫过。但国家真把任务下达,就得顶得上去。 ” “ 中华神盾 ” 主要负责人之一邢文革碰到的这种 “ 临危受命 ” ,在 14 所还有很多。他说, “ 不挑活 ” ,是雷达人的老传统。

这气质是不退一步的信念。 空警 2000 预警机雷达总设计师张良说: “ 研制节点就是我的 ‘ 阵地 ’ ,守不住是失职! ”

这气质是光荣与愧疚间的抉择。参加 “ 神一 ” 到 “ 神五 ” 发射的多目标测量雷达负责人杨文军,为了雷达研制,在孩子出生后的 10 个月里,总计回家不足 30 天。他自称是个 “ 不称职的父亲、不负责任的丈夫 ” ,唯一值得一说的,是 “ 还算个负责勤奋的科研人 ” 。

年轻的女设计师仇芝,在基地一住好几个月,年幼的儿子开始总问 “ 妈妈,妈妈,你明天回来吗? ” 到后来变成 “ 妈妈,你明年回家吗? ”

雷达人自比戈壁滩上的骆驼刺。这种植物高 不 过半米,却把根扎向十几米深的地下,硬是在荒凉的沙漠里活出一片生机。

“ 前辈们 不 留退路、破釜沉舟,今天,我们给年轻人更大、更好的平台,让他们干在别处干不成的事。 ” 在 14 所 一 扎 35 年的所长胡明春,带领全所深化改革,激发研发活力。

如今,一套重视成长、宽容失败的新体制已经建立:对于学习期内的新人,给予薪资保护,让人才无后顾之忧;提出研发创意得到部门认可的,研究失败不担责任,一旦成功给予重奖。

“ 给力 ” 的政策,让 14 所成为新时代的 “ 创造营 ” 。承担多项高精尖技术研发的 14 所智能感知实验室,平均年龄仅 33 岁,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清华、北大、中科大等院校的博士毕业生。

如今,从 14 所发源的中国雷达工业展翅腾飞,又在攀登新的高峰 ——

新亮相的中国量子雷达样机,突破同类雷达探测极限;防空警戒雷达在空中编织出一张国土防空情报网,舰载雷达、警戒雷达、机载火控雷达技术不断突破;

还有为川 航英雄 航班传递 “ 生命代码 ” 的空管雷达、摸得清天象的 “ 问天一号 ” 、抓得了 “ 黑飞 ” 无人机的 “ 蜘蛛网 ”…… 全新的国产雷达系统,正从各个方面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保驾护航。

“ 真没想到,现在的中国雷达能这么多、这么好。 ” 老院士张光义说,年轻一代已经接棒,中国雷达,未来更可期!

相关链接:

·  记者蹲点手记:在这里,探寻中国雷达人的精神世界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 14 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进行智能制造数字化协同仿真设计( 4 月 22 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 14 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利用 “ 蜘蛛网反无人机系统 ” 捕捉无人机踪迹( 4 月 23 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 14 研究所, “ 海之星 ” 雷达科研团队部分成员在进行课题研讨( 4 月 22 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电科第 14 研究所,微电子智能制造车间的工作人员在作业( 4 月 22 日摄)。  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在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上,中国电科第 14 研究所某雷达团队在开展电磁环境测试( 3 月 23 日摄)。  新华社发(中国电科第 14 研究所供图)

客户端中查看手机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