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氢医学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2-09-05 | 来源: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氢分子生物医学分会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磊

大健康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话题,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地球已经从“碳时代”来到了“氢时代”,氢将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氢。随着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氢医学的发展和应用,氢医学开始逐渐向大健康领域靠拢,而且吸引了很多学界和业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大力资助,注册在研的相关科研项目达几十项,氢气产品和技术目前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实践。同时,氢医学效应的新机制不断被发现,已经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氢医学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学界的认识程度不够,业界和百姓正确使用氢医学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有待大幅提升。为此,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氢分子生物医学分会经过多次征询意见和开会讨论,决定以全国氢医学学术组织专家学者的名义提出倡议,让我们共同了解氢医学,正确认识氢医学,积极参与氢医学产学研发展工作。

 

氢医学的发展


氢气是自然界分子量最小的气体,无色无味,两个氢原子共价紧密连接形成氢分子。氢气的理化特征是密度低,渗透性强,扩散速度快,常温下稳定。1975年美国学者Dole等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使用氢气治疗大鼠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研究。1978年,潜水医学领域发现使用氢氦氧混合气体能避免减压病的发生。2007年,日本科学家太田成男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报道疾病模型鼠吸入2%浓度氢气可显著改善脑缺血性损伤,该研究证明处于理化安全剂量范围的低剂量氢气有疗效,成为氢医学发展里程碑。据统计,目前氢分子医学领域研究相关论文已发表千余篇,这些研究证实氢气对一些疾病模型的疗效和生物安全性。研究涉及各系统疾病,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肌肉系统。迄今亦有百篇左右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口腔及耳鼻咽喉科、皮肤科、感染科、肿瘤科等。有些研究还涉及抗衰老、失眠、肠道菌群失调和亚健康问题。

 

我国氢医学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内氢医学研究发展如火如荼,已获8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基础和临床学术论文数百篇,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数项。 许多大型医学研究机构和医院,比如解放军总医院、海军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深圳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科学院等(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也肯定有漏掉的一些单位),都有学者加入氢气医学研究领域。氢生物学和氢医学著作纷纷出版,比如,孙学军教授主编的《氢分子生物学》,徐克成教授主编的《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秦树存教授主编的《氢气医学人群试验》。2014年全国氢分子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2014-2019年隶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2020年至今隶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正式成立。2016 年2月央视《健康大本营》专题节目播出科学纪录片《抗击氧化的利剑—富氢》,详细讲解了富氢对抗氧化、维持健康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很多氢供体产品走在研发的路上,有些已经推向市场,如吸氢产品,饮用氢气产品,氢食品等等。2020年,一款氢气吸入医疗设备-氢氧气雾化机获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氢医学目前存在问题


氢医学作用机制研究专业队伍不够多。目前研究证据显示,氢分子具有选择性抗氧化、抗炎功能,且具有强穿透性。这些特性让其能够穿过细胞磷脂双层膜,选择性与羟自由基和亚硝酸阴离子自由基结合,防止氧化过激反应损害细胞。但氢分子对生物酶活性的作用机制、对组织多靶点作用的原理解释、对生物大分子的确切作用靶点等,都有待更多的专业团队去发现证据和科学诠释,尤其需要学科交叉背景强劲的团队协同攻关。氢气的体内代谢动力学数据、剂量效应数据、以及临床大数据不多不强,也有待更多专业团队投入研究以获得突破。


氢供体产品得到临床试验验证的不够多,市场乱象丛生。氢气虽然在很多动物疾病模型中被证实其治疗作用,目前也有一些临床观察证实其疗效,但还缺乏大规模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有些商家出于趋利目的,过度甚至虚假宣传氢供体产品,氢供体产品营销价格混乱、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市场乱象丛生,对氢医学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对氢医学普遍认识不足。氢医学属于新兴学科领域,目前还有很多人对此不甚了解,以至于学界和业界人士也对氢医学知之甚少。作为消费者的老百姓得到氢气医学效应的知识,好多是来自街边巷尾推销氢供体产品的门店,或者是来自广告无处不在的网络,有些夸大虚假信息常常造成对氢医学的误读误解。迫切需要专业的、正确的、客观的氢医学知识的普及。

 

氢医学未来发展倡议


一、呼吁学术界有更多原创能力的团队加入氢医学基础研究。氢分子是最小的分子,扩散力极强,对研究者来说给其定位和定量追踪测量造成困难,而且技术和方法往往需要实验室从头建立起来,这样的实验室需要设备完善、技术先进、方法成熟,还需要满足实验手段和流程标准化等较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呼吁更多能够开展原创研究的团队加入氢医学的研究行列。可喜的是,最近某些大学的协同攻关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呼吁临床领域有更多能够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团队进行人群试验研究。我国发表的氢医学研究动物实验文章占据世界文章数的几近半壁江山,但是我国发表的氢医学人群试验文章很少。临床循证研究队伍不足成为医学领域创新产品研发的瓶颈。因此,我们倡议,希望临床领域有更多能够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团队要积极立项和网上注册新型氢供体产品的人群试验研究,提倡进行多中心和大样本的试验研究,收集和发表符合循证医学的试验研究成果。对不适合做循证医学研究的试验对象,可以考虑进行收集“真实世界证据”的临床试验。


三、呼吁产业界有更多合规合法企业研发氢供体产品、并力戒过度夸张宣传。氢医学研究和推广离不开各种氢供体,只有高质量的氢供体医疗健康产品才能促进应用研究和造福社会大众,最终为国家大健康战略和健康老龄化愿景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我们呼吁更多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的企业进入氢供体健康产品和医用产品的研发队伍,尤其是呼吁有更多医药器械研发能力的企业担当起这个重任。另外,呼吁氢供体产品生产和营销厂家遵循国家规范和标准进行生产和经营,对进入市场的氢供体产品营销时,力戒夸张和过度宣传,杜绝虚假宣传,从而避免消费者对氢医学产生误解和偏见。


四、呼吁消费者和志愿者提高对氢医学的认知和对各种氢产品的辨别力。消费者是市场产品的体验和付费主体,氢医学所衍生出的保健品和医疗用品像其它产品一样,不可能包治百病,也不可能对所有人药到病除,这是基本常识。市场上氢供体产品的批号都应该有明确标注,医用产品要有适用范围,呼吁消费者要学习基本的辨别力,谨防欺诈事件发生。志愿者是收集新产品试用数据的贡献者,对尚未正式在市场上流通的试验用产品的使用,呼吁试用志愿者一定要清楚,这类产品处于正在研发的过程中,产品提供者必须遵循“研发项目”管理规定进行试验,不仅要免费给志愿者试用,还要有试验伦理证明,要有志愿者知情同意书,志愿者的真实试用数据对氢供体产品的研发成功至关重要。


五、呼吁科普宣传提质升级,氢医学专家学者领衔科普队伍,坚决反对任何夸大和过度宣传。首先要区分清楚什么是学术成果交流,什么是科学知识普及。学术成果交流可以百家争鸣,可以讲不成熟的研究成果,其针对的是“学术研究群体”。科学知识普及提倡接地气的语言,可以生动活泼,但必须有坚实可靠的科学证据,要避免使用商业广告语言,其针对的是“学术圈以外的群体”。呼吁氢医学研究专家学者站到科普一线,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和科普设施开展专业性的科普宣传,给学术圈以外的人士提供既真实科学又通俗易懂的氢医学知识。


以上五点倡议仅仅从医学工作者和氢医学研究者的角度提出,不当之处敬请各界指正。

 

倡议书执笔:刘春萍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起草,谢克亮教授(天津医科大学)修改第一次,孙学军教授(海军军医大学)修改第二次,马雪梅教授(北京工业大学)修改第三次,秦树存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修改第四次和第五次并定稿。



倡议书发布时间:2022年8月26日



(本文来源: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氢分子生物医学分会)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