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武:健康大众服务社会 弘扬中华武术文化

发布时间:2023-09-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郜玉至


山西大同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物质文化丰富多彩,非物质文化同样门类繁多。这些非物质文化中,各类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彰显了独特的魅力,因此,大同也被评为中国体育运动示范城市。在这些运动中,杨氏太极拳以其传承正统,习练人数众多,广泛的社区服务等特点出类拔萃。这项运动的重要传承人,健康传播者正是杨氏太极拳名家杨振铎先生的入室弟子李生武先生。

武学之路 初露锋芒

李生武生于1965年,祖籍河北省怀安县。本出生书香门第,家族里并无习武之人,父亲却为他取名“生武”,也许正是这个与“武”结缘的名字,冥冥之中成就了他的武学之路。九岁这年,他便拜本县武术队教练张念沪为师,开始学习长拳,一学就是三年。张念沪教练对学生要求很严,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学生必须要完成每日的训练。三年的寒来暑往,生武系统地学习了长拳的基本功、基础套路以及国家规定套路,为他未来的武学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本功。

十二岁时,已经上中学的生武对传统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恰值一位在本地颇有声誉的拳师屈岳清在本县授徒,生武闻讯,便前往投师学艺。屈岳清熟练三皇炮锤和八卦掌,据说他的八卦掌是学自一代名师孙禄堂,且常与武术大家万籁声书信往来。当时生武年纪尚轻,并不知道这些赫赫有名的武术家何许人,但是屈岳清的武艺对他来说已经是高山仰止了。所以,他一直随屈师习武至高中三年级。前后五六年的刻苦练习,他的三皇炮锤和八卦掌已经打得有模有样,更重要的是,从此,传统武术的种子已经深埋在他的心里。

1988年,生武到山西省太原市读书。入学不久,喜闻学校成立武术队,他便踊跃报名,经过挑选,凭着出色的长拳基础和传统武术功底,顺理成章进入校武术队,不久还担任了该队队长之职。在任武术队队长期间,他带领队员们刻苦训练,多次参加各种比赛和表演活动,成绩斐然,尤其参加了电视连续剧“杨家将”武打拍摄工作,武术队名声大振。

一日,生武闻得原山西省体工队武术总教练张希贵在省体委办起一个刚刚兴起、赶时髦的武术散打队。这对自小十分迷恋武术的生武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他一心想提高自己的武术水平,以他对散打的有限了解,觉得自己要想真正进入武术圈子,必须学习散打,掌握这项对抗性运动项目。于是他四处寻找牵线之人,最终经沧州一名老拳师引荐,进入了散打队,跟中国武术九段,中华武林百杰张希贵先生学习散打。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训练,他的体能、身体素质得到飞速进展,对武术的搏击与实战也有了更多的体认。但是,散打的对抗性很强,训练双方经常打的鼻青脸肿,不是自己受伤便是伤及他人。生武个性文静儒雅,特别不适应这种习练方式。最后决定跟随初心,学习外形柔和舒缓、而内功深厚的太极拳。

于是,他到处拜访太极名家高手。先后跟随陈家沟太极拳拳师陈石山学习陈式太极拳,与北京吴氏太极拳高手祝大彤学习吴式太极拳。通过各种太极拳的学习,生武对太极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他对太极拳的渴求远不止如此。

当年的武学信息非常有限,生武对太极拳的认知只能依赖一些武术类杂志。还是上初高中的时候,因为着迷武学,生武订阅了能看到的所有武术类杂志。在这些杂志中,他经常看到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振铎先生的介绍。杨振铎乃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的曾孙,杨澄甫的三子,为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中国武术九段,中华武术百杰。生武对于这位太极拳大家的崇拜与日俱增,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随宗师学习太极拳,他为此不断寻找机会。他知道杨振铎先生就生活在山西太原,所以当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到太原去上学。

结缘太极 旁通大成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吸收了儒、释、道文化以及中医经络学、力学等广泛内容,运用吐纳术和导引术,以意运气,以气运身,气力合一,将调身、调息、调心有机相融而实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标,故称之为内家拳。同时,太极拳也是一种搏击运动。借力打力,牵动四两拨千斤,静以待动,后发制人为它的技击特点。太极拳的这些特点和生武温和内敛,顺遂仁义的秉性非常契合,因此他迫切地想尽早找到自己仰慕的杨振铎宗师。

入学后,生武四处打听宗师传拳的地点。当得知先生每个周日上午在太原的迎泽公园授拳时,他便早早到公园四处寻找。

那是1988年的一个早晨,当他找寻到藏经阁时,看见楼阁前空地上站满晨练的人群,人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台阶上一位老拳师讲课。老人身体壮硕,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声如洪钟,正在讲杨氏太极拳的拳理和套路动作。生武向周围人一打听,眼前这位眉目慈善的拳师正是他崇拜已久的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振铎先生。怀揣着梦想的他,在这一天终于得以实现,尽管十分激动,但是生性内敛敦厚的他只是悄悄地挤入人群静静地听起讲课。

随后,杨振铎开始带着拳友们练拳,他的拳架果然与众不同,举手投足间精气神充盈全身。洪亮的口令声,使大家动作整齐划一,场面甚是壮观。生武不由得跟着队伍练起来,整套拳结束,他还意犹未尽。晨练结束,他没走,直接尾随杨先生要求拜师学艺。杨先生告诉生武,他正在忙于出版英文版太极拳书的事情,没有时间给他更多的辅导,但是答应为生武推荐一位和他学习过的学生。这个人就是生武杨氏太极拳的启蒙老师闫凤祥,也成为他日后拜入杨门的引路人。

闫老师对生武要求很严格,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武的拳艺进步神速。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深得老师的喜欢。于是,闫老师极力把生武推荐给杨振铎宗师。这样生武开始有机会和宗师正式学拳。结束了三年的学校生活,生武回到山西大同工作。工作期间,他仍锲而不舍,经常往来于大同与太原之间,去宗师家学艺,寒暑不避,风雨无阻。经过十七年追师求学,他终于掌握了杨氏太极拳的精髓,他功夫纯真,动作舒展到位,举手投足间气韵充盈,吞吐自如。2005年,他被杨振铎宗师收为入室弟子,成为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宗师的得意门生。

1999年,生武已经对杨氏太极拳有了较深的领悟,此时,他的思想也已经不再拘泥于演练或学习一种拳术,而是迫切地想搞清楚武学的要义究竟是什么?千差万别的拳法中是否蕴藏着某种核心的内容?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他开始追随大同大成拳名师郭贵志先生学习大成拳。大成拳以桩功为基础,外在形式和训练方法上与太极拳有明显的不同。在学习大成拳期间,郭先生经常强调“意”在大成拳中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这种对“意”的强调和太极拳提倡的“意在身先”、“用意不用力”本质并无二致。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生武逐渐开始把太极拳、大成拳以及他所学过的中国其他传统武术的理论进行综合思考,并依照自己的思考指导日常的训练。这种触类旁通的训练,使他开始领悟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要内容。推而广之,那就是真正的武学要义并不会因为外在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是具有极其一致的核心内容,掌握了这些内容,习武者才会进入中国传统武术的门道。这种不断的对武学的思考,最终使他的武学修为登堂入室。生武的功夫和武德也深得郭先生赏识,并成为他的入室弟子。

斩金夺银 传承有方

在大同市众多的太极拳名家中,李生武以他的拳艺出众,教学能力超强,传承力度大、传播面广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等特点而著称。他30年如一日坚守太极传承阵地,为大同市及周边地区培养出大批太极精英,成为大同地区太极拳领域的一面旗帜。

1992年,李生武首次参加山西省第七届杨氏太极拳观摩表演赛,初露头角的他由于技艺娴熟,临场发挥出色,夺得青年组拳术第一名的佳绩。

2005年,有12个国家、167支代表队、2000多名选手参赛的第二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比赛中。李生武又一次显威赛场,获得拳术一等奖、刀术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他所带的队伍也脱颖而出,荣获太极拳集体一等奖。随后,他多次带队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太极拳大赛,斩金夺银,共获集体和个人奖牌百余枚。

2016年,生武被“第十三届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诚邀为太极拳专家参加会议,并被大会授予“优秀教练奖”。

生武始终不忘恩师:“正脉承传,弘扬太极,健康大众,服务社会”的宗旨。他自1990年代初便在大同铁路地区授拳。由于他拳架结构严谨简洁,身法中正,轻灵稳健,姿势舒展大方,平正朴实,适应各种人群的习练,颇受学拳者欢迎。加之他待人诚恳和善,讲课认真细致,很快受到习练者的喜爱,追随他学习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大同、张家口以及内蒙古等周边地区很多太极拳爱好者慕名前来和他学拳。

他授课能身教言传,把太极拳阴阳论、太极拳十要等理论十分自然地融入到拳法演练中,并以通俗的生活例子讲解动作的用法和要领,使大家便于理解和掌握。比如:腰像万向轮,随意旋转;上盘如彩云飘动;下盘如磨盘转动等。在教太极剑时,他从劈、崩、点、刺、抽、带、提、撩、搅、压、击、截、抹十三种剑法逐一解读。在招式中体现用法,在用法上蕴含剑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剑术真正达到“剑气如虹,剑行似龙,剑神合一,玄妙无穷”。

他办的辅导站点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2016年8月,他于大同市民政局和体育局注册了“大同杨澄甫太极拳中心”,他亲任中心主任和总教练。中心响应并践行国家武术六进方针,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社会公益服务。先后组织深入广灵、天镇、云州区等县区及市内瑞和新城、御锦园、新华街、清水湾等15个社区进行太极拳推广颐养服务。先后在大同地区及张家口地区分别开设了初、中级教练员培训班,共达17期,受益群众数千人。同时,对中心管辖的26支太极队的40多名队长、教练进行集体培训,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拳艺的提高。受到广大拳友的一致好评,被大同市平城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评为“社会组织突出贡献奖”。

2023年8月8日,山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在古城大同盛大开幕。在运动会开幕仪式表演团体中,生武通过40多天集训的100人的太极拳表演团队,在舒缓优美的音乐伴奏中,完美地诠释了杨氏太极拳的大气优雅,刚柔并济,把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融合在一起,为省运会的完美开幕,和全民健身的精神宗旨发挥了重要作用。

30多年的教学工作取得如此业绩,李生武功不可没。因为他一直以义务授拳为己任,倾心致力于传播自身积累之厚学。凭借他对武术的热爱和痴情建立起与人们沟通交流的桥梁,受到学艺者的厚爱。他不辞劳苦,30年如一日,驰骋于大同、张家口及周边地区,像一团不熄的火焰,将太极拳之光照亮每个角落。

天道酬勤 誉满华夏

由于社区开展活动取得实效,不少省市慕名前来考察取经。2021年4月,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武术代表团由市委副秘书长带队来同取经,经过实地考察和李生武的详细介绍,考察团对生武的业绩大加赞赏。由三亚市政协副主席带队的三亚市武术考察团一行九人也赴李生武的"大同杨澄甫太极拳中心"调研取经,受到大同市领导的接待与陪同。李生武的太极拳中心名噪一时。不久,张家口市成立太极拳协会,特聘生武担任协会会长,指导当地及周边地区太极拳活动。

由于李生武对太极拳所做的贡献,2018年在中国当代武林人物评选活动中,他荣耀地当选为“武林名家”、“武林百杰”和“传统武术优秀传承人”的荣誉称号。2019年,他被山西省武术协会杨氏太极拳研究会评为“2019年度特殊贡献奖”。

同年12月28日。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下设的《中华武术》杂志在北京举行创刊37周年颁奖典礼,为了推广和普及中国太极拳,组织了评选活动,用于表彰对中国太极拳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太极拳界的代表性人物。这次活动历时一个月,李生武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海外推荐初审出的161名太极拳高手、名家的网投中脱颖而出。网络投票位居第26位,荣获“太极拳传承人推广突出贡献奖”。其个人事迹已被载入《中华武术》大型画册、《中国当代武林精英大典》、《华夏武林精英大典》、《山西武术人物志》以及《大同武术史》等书中。(作者简介:张九功,中国武术七段,山西省武协委员,省形意拳协会专家委员,大同市武术协会名誉主席,大同市形意拳协会书记。)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