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1894年,一位澳大利亚人身揣18英镑完成了从上海到仰光的三千里旅行,这一传奇的经历使他成了当时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报纸《泰晤士报》的驻华特派记者。他叫莫里森。
当莫里森身着中国服装,带着中国脚夫,开始他横穿中国的行程时,绝不会想到,几年后,他会在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动荡中成为全球闻名的记者,更不会想到,他会爱上中国,在中国旅居二十多年,并且有一天当上了中国民国总统袁世凯的顾问,深深卷入了中国事务。被世人称作"中国的莫里森"。
二、字幕:传 1897年夏,北京至铁路工地,掘得一石碑,上刻有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著名军师刘伯温写的预言:最恨和约,误国秧民,上行下效,民怨不伸。石碑上还有这样的句子:义和明教,不约同心。消息不胫而走,迷信的义和团民众,被一种奉天行命的正义感点燃了。
三、基督教成为这场风暴的直接导火索。从利玛窦开始,基督教远征中国的理想一代代传递着。清代以来,从康熙到道光,五世禁教,到十九世纪中期,在船坚炮历的掩护下,传教士开始大量进入中国。1844年道光皇帝被迫解除传教禁令。很快,大规模的传教活动严重妨害了中国民间的利益,河北山东一带甚至出现了"教堂几遍天下"的景象。到十九世纪末,500多个布道站遍布中国各省乡村。最后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洋教运动。1900年夏季,北京的教堂也几乎被焚烧殆尽。
四、 在北京东城的西裱褙胡同,一座明代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这是明代兵部左侍郎于谦的故居。当明朝面临北方强敌的入侵威胁时,于谦竭力反对南迁,在北京组织团练,率兵出战,保卫北京。
从明到清,朝代更迭,岁月流逝,这座院落目睹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院落的主人不知换过多少次。不知有多少人在这里进进出出。变化了的是人事历史。不变的是凝固的砖雕和石阶。
五、1900年,平静了许多年的这个院落,突然间在义和团运动高潮中,成了北京的一个焦点。这年4月,义和团在北京的第一个坛口在此成立,团员达一百多人。从山东兴起的义和团运动,不到一年,就迅速蔓延到河北、京津一代。
六、4月15日,100多名义和团在郊区的卢沟桥集会,散发了反对列强和反对外国教会的揭帖。
七、 中国世纪之交最为动荡的时刻,彻底改变中华帝国历史走向的时刻,已经不可逆转地来临了。当西方在欢呼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中国寂静中爆发的力量将震撼整个世界。
八、东交民巷曾是北京的一条极其普通的街道,地处皇城附近,原名东江米巷,是一条东西向的大街,巷内有南北向的胡同多条。鸦片战争战争后,这里开始出现常驻的外国使节,于是改为东交民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长驻京师,开始在这里建立使馆。
九、这年4月,东交民巷外国使馆里的外国人,第一次直接感受到了滚滚而来的义和团热潮的波及。从1898年在山东开始的"义和拳",到1999年底才引起北京城的这些外交官们的焦虑和关切。在此之前的1月27日,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公使,曾联合照会中国政府办理外交事务的部门-总理衙门,要求清廷发布上谕,明令在山东和直隶立即采取措施镇压义和拳。
十、4月29日,义和团的揭帖在北京城里出现了。"焚灭教堂,杀尽教民",矛头直指在华的外国人。由卢沟桥到保定的铁路铁轨被扒,车站被烧,桥梁被毁,电报线被割断。义和团的行动让在京外国人惊恐不已。
十一、5月19日,各国公使召开联合会议,决定向政府求援,派海军来北京。6月4日,各国公使分别致电本国政府,请求派军队入京。
十二、东交民巷的法国邮政局是当年使馆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从这里不断发出的求救电报使欧美各国惊慌不已。6月初,《泰晤士报》发表来自北京记者的"紧急呼唤",作者正是特派记者莫里森。莫里森寥寥数字的求援电报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在当时其作用超过了"任何一个由外国使团冥思苦想出来的政治措施",成为英国政府派遣远征军的重要因素。
为了恢复和加强在中国的殖民统治,武装干涉很快成为欧美各国的共同选择。英国从香港印度,日本从广岛紧急调兵,法国从越南、地中海,美国从马尼拉派出军舰。沙俄从西伯利亚进入中国东北,德国则任命瓦德西为联军统帅,率军向中国进发。八国联军在德国人瓦德西的率领下,从欧洲威尔海姆沙菲港出发,向中国进发。
十三、在伦敦的大英图书馆,我们查阅了1900年4月――6月的英国报纸,关于北京的局势和英国在华使馆的消息,成为各大报纸的头条,几乎举国关注。
在一份档案里,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英国军官这年6月的日记,这位叫盖斯莱克的军官在日记里记载了此次远征中国的经历,他说来自中国的糟糕消息,使他不得不奉命出征,日记中说,他的生命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
十四、远在北京的莫里森一直焦急地等待着援兵的到来,他几乎每天都坐在地图边,计算着军队的行程。
十五、莫里森并不知道,此时,大约22艘列强战舰和巡洋舰已经云集天津大沽口。17日,联军向大沽口发起猛烈攻击,清军奋力还击。几个小时后,大沽口沦陷。6月20日,联军15000人开始向天津进发。遭到埋伏在铁路沿线的义和团和清军的猛烈袭击,行动缓慢。7月13日,联军分两路进攻天津城。清军和义和团击毙联军800多人。14日,天津陷落。
在天津,随本国舰队跨海而来的各国记者已云集在这里,由于联军被义和团阻止在塘沽一线,他们只发出了断断续续的局部战事消息,而对北京城内的情况一无所知。
十六、1900年6月18日英国的《泰晤士报》发表了莫里森的电讯,这是外交使馆被围前来自北京的最后消息。这条电讯写于6月14日。
他在电讯中写道:
"一次严重的反对外国人的骚乱昨晚在这里爆发。城里东部一些最好的建筑被焚烧,数以千计的当地基督徒,以及由外国人聘用的佣人,就在距皇宫两里范围内遭到屠杀。对所有外国人来说,这是一个令人焦虑的夜晚。他们汇集在一起,由外国卫队保护。拳民焚烧天主教堂的东堂,这是所有教堂中最大的。如果外国卫队的援军今天仍不能到达,可以预料骚乱将进一步恶化。据可信消息尚无英国人受伤。"
为雇人送这条电讯,莫里森花了20两银子。
十七、20日,使馆区被团团围住,前往北面俄国的电报线路也被切断了,这是北京与国外之间的最后一条联系线路。
通往天津的线路,是在三天前被切断的。使馆与外界的联系彻底被切断。被困的有外交官、卫队以及上千名中国教民。他们中间有两位记者,一个是美国记者克里尔曼,另一个便是莫里森。
十八、莫里森仍在想办法把消息送到天津。他在一张很薄的纸片上写了一篇电讯稿,用油泡了泡可以防水,然后,把它藏在一个装有稀粥的碗里,交给一个年轻的中国教民。但他最终未能成功。
十九、北京的记者没有了消息。为西方媒体提供消息的任务落在在上海的特约记者身上。
1900年7月16日,英国的《每日邮报》发表驻上海特约记者的电讯,声称北京的外国使馆已经被攻占,所有欧洲人全军覆没,电讯中写道:"欧洲人面对势不可挡的嗜血成性的疯狂的野蛮人群,沉着勇敢地战斗到底,当他们最后一梭子弹打出去之后,他们的最后时刻也便来到了。但他们都视死如归。" 这个显然是凭借想像和虚构发出的消息顿时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第二天,1900年7月17日的《泰晤士报》,转发了这条报道。
二十、这个时候,盖斯莱克和他的军队已经来到了北京城下,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随军记者为他们留下了这张照片。
二十一、8月14日凌晨,八国联军对北京城发动了总攻。为了抢功,俄国军队并没有按计划攻打东直门,而是越过联军的前沿阵地,直接进攻离使馆较近的东便门。遭到守城清军和义和团的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
二十二、隆隆的炮声使紫禁城里一片恐慌。8月14日夜,八国联军最后一支队伍进入北京城。15日凌晨慈禧太后化妆成平民,带着光绪皇帝匆匆出逃。行前,光绪和珍妃一起前来拜见这位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珍妃请求把光绪留下与八国联军谈判,慈禧太后一怒之下,命令太监把珍妃扔进了这座枯井仓皇离去。先是出德胜门,经健德门到达颐和园,后过居庸关、八达岭到延庆,直奔西安而去。
二十三、下午5点左右,英美军队攻进东交民巷,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的围攻被解除了, 40年前,英法联军从天津进入北京,耗费了40天的时间,40年后,同样的路线,八国联军只用了10天。对于千年古国来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比鸦片战争失败更大的屈辱。中华帝国的首都,成了八国联军脚下的废墟
二十四、大屠杀开始了,瓦德西公开号令官兵要严厉制裁中国。城内顿时哀号震天,死尸遍地。后来有人回忆说:城破之日,洋人杀人无数。
二十五、曾经发出紧急呼吁的莫里森,如今也被联军们肆无忌惮的野蛮抢掠而震惊。几乎就在被围困的人们欢呼援兵到来的同时,这位澳大利亚人,就把重点放在了报道联军们的抢掠行为上。
8月17日他致电《泰晤士报》:
"西什库教堂昨天被解救,北京目前完全由外国势力控制。此地已无政府。法国和俄国的旗帜,飘扬在故宫最好的地段。慈禧太后、皇帝、端王等高官均逃亡山西的太原府,他们的目的地可能是西安府。《北京公报》已于13日停刊。
二十六、随八国联军采访的俄国《新边疆报》记者扬契维茨基,这样描述他所看到的北京被攻陷当天的情景:
"傍晚,万籁俱寂,枪声早已停止,我重新登上城墙,眺望城市。在这个古城的上空,曾经从夜里两点到下午两点,到处纷飞着令人生畏的弹药:燃红的铅弹,钢铸的榴弹,甚至还有中国人用生铁制成的古老的炮弹。在这寂静的古老城墙上和在这神圣京都的城墙下,人们的鲜血一直流注了十二个小时。无云的天空,在致命的轰鸣声中震撼和搅动,变得暗淡无光。"
二十七、在北京沦陷两个月后,一位奉命前来为《费加罗报》写中国见闻的记者走进了北京城,他眼前出现的仍是一片废墟。"北京,现在经过枪弹、机关枪的光临,只留下颓垣败瓦而已……一切都颓坍了,欧洲人的国旗飘扬在各处墙上。"
在紫禁城和天坛,这个往昔只有庄严沉静的地方,现在任野蛮人的马队驰骋。英国人派来的攻打中国的整万的印度兵,在那里扎营。他们的马,蹂躏着一切。草地上全是马粪。
二十八、洗劫北京,成了这些"胜利者"的节日。就在八国联军屠杀中国人的同时,欧美各国的家属们正陆续接到来自中国北京的明信片,这些明信片有的在显耀辉煌的战绩,有的在用中国的传统形式报平安,它们构成了一部形式独特的侵略历史,温馨浪漫的背后是中国人的屈辱和苦难。
二十九、联军进入北京后,决定举行穿越紫禁城的胜利游行。他们列队通过大清门,踏着中央的石板路,举行了所谓的"占领式"。在午门前耀武扬威。最后,依次开进皇宫,逐殿参观游览。并争相在皇帝宝座前留影。然后,就是触目惊心的抢劫。
樊国梁,是北京西什库教堂的主教,他精通北京文物古迹,亲自引导联军在北京有目的地抢掠,并亲自率教徒四处打劫。士兵们连宫中的铜缸上的鎏金也被刮劫殆尽。
三十、在抢劫高潮中,古观象台也成了重要目标。宏大精美的天文仪器被德法军队瓜分。许多仪器被搬进了法国驻华使馆。以显示对华出兵的胜利。德军将一些仪器运回了国内,作为战利品炫耀。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和约,才被迫归还中国,期间,整整过去了20年。今天,寂静肃穆的古观象台仿佛仍在无言得述说着曾经不堪忍受的劫难。
三十一、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莫里森以记者难得的良知,不断揭露瓦德西部下的残忍。
9月24日,莫里森致电《泰晤士报》,"俄国人正在对颐和园实施有组织的洗劫。"
11月24日报道:"德国人继续到北京周边地区骚扰,其主要目的就是抢劫。"
12月28日报道德国人 "破坏神圣的科举考场建筑,拿木料烧火,用它的砖盖德国警署"。
在当时的英国报纸上也出现了这样的漫画,中国人杀洋人是野蛮,西方人杀中国人则是文明。
三十、莫里森不停地揭露八国联军特别是德军的野蛮,令担任八国联军总司令的这位瓦德西十分恼火。瓦德西在1901年2月25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莫里森此人像那些英国记者一样,喜欢夸大其词,我应当特别对他注意。"
三十一、这是联军一位随军摄影师从景山顶上拍下的北京,飞翔的和平颌没有为北京带来安祥,世纪之交的中国正陷入被瓜分的境地。
在当时列强的报刊上,充斥着这样一些漫画,形象表明了它们对一个东方大国进行肆意凌辱的快意。
三十二、1900年10月11日,议和大臣李鸿章在俄罗斯军队的护送下来到北京,大厦将倾的清王朝的命运再次寄托在这位年迈的老臣身上。
三十三、各国公使坐在一起开始讨价还价。1900年12月24日,除八国外,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也加入了分赃的行列。共同向清政府提出了"议和大纲十二条"。声称此大纲"无可更改"。
三十四、当时的《纽约时报》对谈判作了详细报道。尽管条款苛刻,慈禧太后见其中并没有惩办她的意思,立即命令李鸿章全面答应。
三十五、接着,中外全权代表又在东交民巷进行了9个月的讨论,终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一天是1901年9月7日,这是当时签订仪式后的留影,《辛丑条约》上的签字对李鸿章的打击是致命的。两个月后,11月7日,这位晚清重臣黯然离开人世。接替他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是袁世凯。
三十六、 十年后,1912年8月初,仍住在北京的、曾被那些外交官们视为麻烦的莫里森,接到民国总统袁世凯的英文秘书兼翻译蔡廷干发来的一份聘书:中华民国政府聘请莫里森博士为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任期五年。
莫里森在中国新的角色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