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郑逸梅《艺林散记》记载,1936年,英国伦敦举行国际笔会,邀请中国代表参加。当时派了两位代表:一是胡适之,代表新文学,一是陈三立,代表旧文学。但当时陈三立已经84岁高龄,最终没有成行。
代表中国旧文学的陈三立是晚清民初的著名诗人,“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陈三立生于1853年,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说到陈三立,不能不先谈谈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陈宝箴,字右铭,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1871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陈宝箴正在酒楼饮酒,见到圆明园火光,一时满腔悲愤,拍桌号啕,旁坐者为之动容。中日甲午之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陈宝箴再次痛哭:“无以为国矣”,屡次上疏,痛陈利害得失。陈宝箴先后任河北道、浙江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等职,但一直没有真正一展宏图的机会。
受到父亲影响,年轻时的陈三立就对西方列强入侵、清政府内忧外患有着清醒的认识。年少博才的陈三立才识通敏,“倜傥有大志”,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约束。光绪八年(1882年),陈三立参加三年一届的乡试,因深恶“八股文”,应试时,不按考场规定文体(八股文),而以自己平素擅长的散文体答卷。其卷在初选时曾遭摒弃,后被主考官陈宝琛发现,大加赞赏,从落第卷中抽出选拔为举人。光绪十二年,陈三立赴京会试,中进士,授吏部主事。但当时吏部弄权,积重难返,已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陈三立虽有经世大志,但难有施展。1898年李鸿章赴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三立闻讯,激愤异常,致电张之洞,“吁请诛合肥(李鸿章,安微合肥人),以谢天下”。当然,深谙官场之道的张之洞并没有理会陈三立的吁请。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终于等来了独当一面、施展抱负的机会,被诏命为湖南巡抚。当时的清政府积贫积弱,甲午之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更是一落千丈。陈宝箴打算以湖南一隅为天下先,创立富强根基,使国家有所凭恃。为了帮助父亲实行抱负,年富力强的陈三立放弃了吏部主事之职,随侍父亲到湖南上任。陈氏父子联手,效法日本明治维新,在湖南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一时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有人把这时的湖南比做日本幕府时期的萨摩和长门。这其中,陈三立起到重要作用,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并称“维新四公子”,名动一时。
萨摩和长门的改革,促进了明治维新的成功。但陈氏父子希望“营一隅为天下倡,立富强之根基”的愿望并没有实现。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陈宝箴因保荐“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和刘光弟而被革职,“永不叙用”。陈三立也被加上“招引奸邪”的罪名,与父亲一起被清廷革职。父子在湖南的改革措施一一被废。至此,陈三立的所有政治抱负尽付流水。
陈三立与父亲被革职后,罢归江西南昌,并在南昌西山筑室而居。父子二人虽自放山水间,但仍然不能俺饰心中的难言之痛,“往往深灯孤影,父子相语,仰屋欷歔而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陈宝箴在西山家中被慈禧秘密赐死,怀着巨大难言家国隐痛的陈三立从此以诗歌自娱,开始了诗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