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往事

在历史现场 第五集 街头的革命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02-08

分享给站外好友

视频地址: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风景秀丽的未名湖是当年燕京大学的标志,在她的南岸静静地长眠着一位外国友人,他就是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斯诺以他著名的《西行漫记》轰动世界,这里是他1936年去西北旅行的出发点,也是1937年他写作《西行漫记》的地方。他的活动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历史,而中国的革命则改写了他的人生。斯诺与这块土地有着割不断的联系,1970年他去世时,根据斯诺的遗愿,中国人民将他安葬在这里。

  斯诺踏上中国的土地纯属偶然。1928年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他挎上花了25美元买的一架旧柯达照相机,登上了"雷德诺"号轮船,去领略那令人陶醉的东方情调。五个月后,斯诺抵达上海。正值梅雨季节,整个城市笼罩在潮湿闷热的雨雾之中。下了船,斯诺立即去找《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

  沿着上海外滩,走过外白渡桥,可以看见一座砖木结构的英国式建筑,它便是著名的礼查饭店,现在叫浦江饭店。在上世纪初,它被誉为"美国在远东最富有历史意义的旅馆"。中国的第一盏电灯在这里亮起,中国的第一部电话从这里接通。旧上海这里开设了十里洋场的第一家西式舞厅。1900年曾经为《纽约先驱报》报道义和团运动的美国记者密勒,在这里创办了上海最著名的英文周刊《密勒氏评论报》。二十八年后,斯诺走进这里,谋得了一个记者的职位,但是,他只打算在这里逗留6个星期,以便挣够他去下一站的旅行费用。

  斯诺接到的第一次采访任务是沿着中国8000英里长的铁路线作旅行报道。在连年饥荒的中国北方农村,斯诺第一次看到了饿殍遍野的可怕场面。他在报道中写道: "你有没有见到过一个人有一个多月没有吃饭了?儿童们甚至更加可怜,他们的小骷髅弯曲变形,关节突出,骨瘦如柴,鼓鼓的肚皮由于塞满了树皮锯末,象生了肿瘤。"

  这是由当时中华民国的交通部长孙科安排的一次旅行,他的本意是为了让斯诺写写沿途的风光名胜,以便吸引美国的观光客。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人类灾难,斯诺本该轻松的旅行变得沉重而压抑,他只有一个想法,尽快离开中国。

  回到繁华的上海,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此时,上海正在准备中华民国十七周年的庆典。鲍威尔要斯诺写点文章,以便给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所取得的成就大张旗鼓地宣传一番。在黄浦江畔,斯诺的心情始终无法平静,那些可怕的景象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正是那些闻所未闻而真实存在的死亡景象,使他放弃了原来的幻想,转而为中国的命运而大声疾呼。

  1928年,中国北方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斯诺当即写了《中国五大害》加以报道:"今年,在遥远荒漠的陕西省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紧接着传来了骇人听闻的大饥荒的消息。许多人活活饿死,数以千计的人正陷于绝境,--河南和甘肃的情况也相差无几,深受其害的难民估计达五千万左右,但愿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听到这些灾情后,能立即进行捐助,以缓解可怕的苦难。"

  不久,斯诺再次前往张家口、内蒙等饥荒地区,继续向西方读者报道受灾难民的真实情况,并写下了《拯救二十五万生灵》等长篇通讯,记述了许多令人心悸的场面。

  六个星期过去了,斯诺并没有离开中国。他发现美国给蒋介石源源不断的援助没有用来救灾,反而大力扩充军备。连年的战乱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上海的外滩是著名的商务区,比邻外滩的南京路上,曾经有许多酒吧、咖啡店。这是外国人经常光顾的地方。1931年9月的一天,在一个叫沙利文的咖啡馆里,斯诺采访了一位端庄秀丽的中国女子,她就是宋庆龄。

  通过采访,斯诺获知中国存在的地下革命运动。他写出了《布尔什维克主义在中国的影响》等一系列文章。他说:"在中国,共产主义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危言耸听者脑中的幻觉,它已经成为有可能左右革命舞台的强大因素。中国共产党目前有七万到十万党员,有人认为,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要单独进行一场革命,还缺乏足够的队伍,他们看错了。"

  这样的文章在上海滩发表,无异于空谷足音。

  不久,斯诺又专程到宋庆龄的居所去拜访,对宋庆龄的崇敬心情油然而生,他写出了人物特写《她为中国革命而战》。这是自大革命失败后发表的第一篇对宋庆龄的采访报道。文章认为宋庆龄是"尚未成功的革命"的良知和恒久的核心。"宋庆龄通过言传身带消除了我的一些蒙昧无知","通过她,我体验到了中国最美好的思想情感。"

  几天以后,同样在这个沙利文咖啡馆里,斯诺再次体会到了美好的情感,这次让他动心的是海伦·福斯特,一位注定要闯入他生活的美国姑娘。

  海伦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的社交秘书。在读过斯诺发表的文章之后,海伦跨越太平洋来寻找她仰慕已久的英雄。那些令他激动的文章一直在激励着她。她要自己动手来写,她确信自己会写得更出色。

  正当斯诺为海伦着迷时,在中国的东北,日本点燃了侵占中国的战火。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关东军偷袭了北大营,继而攻占了沈阳。斯诺闻讯立即前往采访。在那里,斯诺看到的是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日本兵。看到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被屠杀。在国民党不抵抗的命令下,东北军放弃了东三省,3000多万人沦为亡国奴,斯诺沿途所见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其中有许多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学生。

  回到上海,斯诺见到海伦,他试图忘记那些令人不快的悲惨景象,开始热烈追求海伦,他邀请海伦去南方旅行。几个月后海伦决定嫁给斯诺,她不再想取代,或者试图超过斯诺,决心尽力协助自己的恋人成就一番事业。

  正当两人沉浸在热恋当中时,日本人又在上海挑起事端。1932年约28日晚,斯诺得知日军将在夜里发动戟,立即赶往闸北火车站。在那里他亲眼看见日军抢杀中国市兵,便当即发出电告。第二天,美国的芝加哥《每日新闻》和纽约太阳报都以头版新闻登出,标题是"鲜血染红今晚上海街头"。斯诺成为最早报道"十二·八"事件的外国记者。第二天,冒着枪林弹雨,斯诺访问了前线的中国士兵。对他们抗战到底的绝心即吃惊,又感到震奋。而更令他震惊的是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他写道"在炸毁的运兵车的铁壁上,血肉模糊,冒烟发臭。"

  在痛苦和欢乐中,斯诺和海伦渡过了1932年。到了圣诞节,他们到了日本东京举行了婚礼。在风光旖旎的南太平洋渡完密月,他们再次回到中国,这次他们选择了北京。

  此时中央政府已从北京迁到南京,过去的首都,已改名为北平。但大多数外交使团仍然愿意把大使馆高在北京的东郊民巷,住在这里的外国人也还是愿意称这里是北京而不是北平。

  北平是飘泊着的天堂。在那纵横交错的胡同里。斯诺夫妇很快找到一处幽静的房子--煤渣胡同21号。在这里斯诺放弃了记者工作,成了一名悠闲自得的自由撰稿人。时间静静淌过,对斯诺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人,老北京实是一个鬼力无限的闲逸城市。斯诺爱上了赌马,他们用稿费和赌马所得,来维持他们优雅的生活。海伦喜欢跳舞,在北京饭店的楼顶,经常举办外国人的舞会。海伦让斯诺陪她去参加,在舞会平台上,斯诺静静地欣赏她的美丽舞姿。

  他们喜欢这里的城墙,喜欢遍布城里城外的王府、园林和废墟,北京西郊的颐和园深深的吸引着他们,这里曾经是慈禧太后的行宫。在斯诺夫妇看来这是具有历史感的地方。令人欣慰的是,一年后,斯诺夫妇在颐和园附近的租到了一座乡间别墅。宽敞的庭院里有果树、花草。斯诺高兴地写信告诉姐姐:"在院角我有一个书房,在窗户前我能看到颐和园,我能看到西山落日,柳树映衬着天空,在城市外面,蓝天清澄。真让人无法安心工作。"

  离颐和园不远,有著名的北京大学。在三十年代这里是燕京大学的旧址。燕京大学是当年美国基督教会开办的一所大学,1919年出任校长的司徒雷登决心将它办成中国最好的大学,与著名的北京大学相抗衡。1926年,司徒雷登将燕京大学迁到海淀,搬到19世纪被西方军队捣毁的圆明园附近,这里有个叫不出名字的湖泊,四周环绕着花园和柳树。从斯诺夫妇的新家到燕京大学步行只需十分钟,斯诺夫妇常在这里留连徜徉。

  燕京大学新闻系的六七个教员中,有一半是由当时的英美等国驻华记者兼任的,斯诺就是其中一个。海伦去学哲学,在这里他们有机会接触到过去不可能遇到的中国学生。

  未名湖的风景的确有些令人陶醉,但校园里却并不平静。燕大的学生有许多来自东北流亡学生,学生会主席张兆霖就是其中的一个。日子一天天过去,在他们中间弥漫着日益浓厚的思乡情绪,而此时日本人已开始从东北向华北渗透。

  迫于日本人的压力,国民党政府撤销北平军分会,并着手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书桌。

  陆璀采访:

  当清华大学把书籍搬出图书馆,准备运往南方时,斯诺和海伦也离开燕京,搬到了盔甲厂胡同13号,住进了当年传教士们建造的一座院子。大院紧靠着北京古城墙,但这个僻静的角落并不能带给他们平静的生活。

  10 月的一天, 燕京学生张兆麟找到了斯诺夫妇,向他们打听中国将要把华北拱手让给日本的传言是否属实,传言得到证实时,张兆林竟失声痛哭。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格懒懒地洒进来。"哭是没有用的,我们要行动起来。"斯诺脱口而出,作为美国记者,他本应保持中立,可是在一瞬间,斯诺和海伦让自己偏向了中国。

  海伦建议发起一场学生运动,类似于五四运动那样。几天后,张兆霖又来到盔甲厂胡同,这次他带了几位朋友,来和斯诺夫妇商量他们拟定的计划。后来他们都成了一二九运动的坚强领导者。

  陆璀采访:

  黄敬,原名俞启威,是北京大学学生,也是北平地下党组织的外围积极分子。12月7日,根据中国共产党北平临时委员会的指示,北平学联决定举行一次抗日救国游行示威活动,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

  12月9日,古都北平滴水成冰,两千多名北平各大专院校学生走上了街头。斯诺夫妇和几位外国记者就行走在游行队伍中,海伦和学生一起高呼口号,斯诺爬上前门城楼,拍摄了游行场面。为一二九运动留下了这段珍贵的历史镜头。后来斯诺曾骄傲地说:"尼姆和我通常是不看游行的,但是这一次,我们却为能和游行的领导者站在一起而感到自豪。"

  这一天,燕京和清华的同学,一大早便集合起队伍,准备从西直门向城里进发,从学校到西直门有二十多里路,当他们到达西直门时,军警已经关闭了大门,队伍被阻挡在高大的城门外。

  陆璀采访:

  历史的机遇,把一个普通的女学生推到了风口浪尖。

  12月16日,北平学生再次举行更大规模的游行。清华和燕京大学的学生队伍到达西直门时,又受到了军警的阻挠。坚固的城墙阻隔了他们与城里同学的联系,这时陆璀从城门底下的缝隙里勇敢地钻了进去。准备从里面打开城门,几十名军警迅速扑了过来,把她关进了一个警察所。

  陆璀采访:

  这为和善的外国人正是埃德加斯诺。在看守所里,斯诺采访了陆璀,并以中国的贞德来比喻这位勇敢的女学生。斯诺的报道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学生的勇气和力量。随后,国民党政府对学生进行了疯狂镇压,并在各大学里大肆搜捕进步学生。

  陆璀采访:

  在斯诺夫妇的小院里,陆璀留下了这两张珍贵的照片。

  几个月后,斯诺也从北平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在与学生领袖的交往中,他隐约地感受到共产党在其中的领导作用。从而使他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中国革命的"未知之地"陕北。正是通过学生领袖俞启威与刘少奇等人的联系,斯诺成了第一个被允许访问陕北的外国记者。他专程前往上海拜访宋庆龄,请她为自己精心安排了行动线路。1936年6月,当蒋介石宣布对陕北红军进行再次"围剿"时,斯诺已从北平踏上了这一非凡的旅程。

  二十世纪外国记者在中国卓越的一次冒险开始了。




  责任编辑: 佟静视频来源: 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