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基本靠掰"何时是尽头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10-24 内容来源: 央视综合
儿童专用药处于尴尬境地
眼下,一份特别为全国儿童量身定制的特殊礼物,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由卫生部医政司主办的《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正在面向全国征求意见。
之所以出台这一文献,是因为我国严峻的儿童用药形势。据统计,我国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这一窘境的直接后果是,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达到12.9%,新生儿高达24.4%,而成年人只有6.9%。
与全国形式雷同,山西省的儿童用药形势也令人堪忧。在3000多种常用药物剂型中,只有60多种是儿童专用药。而在日常用药过程中,“成人用药,儿童酌减”等含糊其词的说法,往往让家长和儿科医生都不知所措。
家长 给孩子喂药不知所措
近段时间以来,气温反复,因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弱于成人,患伤风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的儿童也多起来。太原市民贾女士的女儿三岁半,今年刚上幼儿园。从3月份到现在,孩子病了三次,每次感冒的症状都包括发烧、咳嗽、流鼻涕等。
最近一次生病是5月7日,孩子吃了一些小包装的儿童用药后不太见效,医生便另开了几种成人用药。孩子鼻塞得厉害,医生开了一剂“鼻通滴鼻剂”,“功能主治”里写着“清风热、通鼻窍。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鼻塞流涕,头痛流泪”,倒是对症。根据用法用量,“外用滴鼻,一次2—3滴,一日3—4次。”这也好理解。但一看注意事项,贾女士有点不知所措,“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医生没有给出特别指导啊,怎么办呢,贾女士最后自我判断了一下,认为用法用量通常指的是成人的用量,既然大人一次2—3滴,她就给孩子一次1—2滴。
不好判断的还不止于此。医生开出的“参贝止咳颗粒”是专门用来给孩子止咳的。一个独立包装里面装了10克颗粒剂的药。她注意到,说明书上写着:“1—3岁一次2.5克;4—6岁一次3.3克;7—12岁一次5克;成人一次10克;一日3次;饭后服。”
自己的孩子3岁半,应该按哪个剂量喝?为此,她专门给医生打了电话,医生叮嘱,“一天总共喝上一袋就行,分两次三次都行。”她决定按三次喝,也就是说,要把10克的药每次分成3个3.3克,可这个量怎么把握呢?没有精准的称量设备,她只能估摸。
最让她郁闷的是消炎药。医生开具的是一种胶囊剂的阿莫西林,说明书上明确写着,“口服,成人一次0.5克(1粒);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毫克/公斤,每8小时一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毫克/公斤,每12小时一次。”看完这个说明书,贾女士彻底晕了。孩子现在的体重是16公斤,也就是说需要320—640毫克。1粒药相当于500毫克。也就是说,孩子一天大约可以吃1粒。如果照着这个剂量来,那得先将胶囊皮拆开,将里面的粉末倒出来,再均匀地分成三等份,每隔8小时服用其中的一等份。
事实上,因为给孩子服药感到郁闷的远远不止贾女士一人。在中国大地上,每天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拿着成人用药,来换算孩子的每一次服用剂量。
责任编辑: 鲁楠 |
相关文章
- · 儿童用药普遍“成人化” 用药不良反应惹担忧 [ 10-22]
- · 儿童用药靠掰 [ 10-21]
- · 儿童用药尚难脱离"基本靠掰" 利润低致剂型奇缺 [ 10-21]
- · 儿童用药“酌量减半”不科学 多方面存在着隐患 [ 06-28]
- · 教育评论:"儿童用药基本靠掰"何时是尽头 [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