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十年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02-21  内容来源: 贵阳日报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这是一座以气候凉爽、空气清爽而闻名的“爽爽”城市。

  这是一座经济欠发达、处于全国第三梯队的省会城市。

  如何扬长避短,在“洼地”上奋力崛起?党的十六大以来,贵阳市结合市情实际,不断进行积极探索。

  贵阳人的答案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从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生态经济市,到生态文明城市,贵阳在探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上,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印记。

  2007年12月29日,贵阳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号召全市:把争取时间放在首位,一刻不停地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从那时起,贵阳建设生态文明进入了新的阶段。

  经济:

  以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

  省会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产业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产业体系?如何贯彻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实现“三化同步”?贵阳从两个层面进行回答:宏观层面,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微观层面,三次产业都要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

  2012年前三季度,贵阳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4.7:42.2:53.1。而此前,“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贵阳市已经连续保持了6年。

  2009年6月,贵阳市振兴工业经济大会召开,这是一个里程碑。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坚持“工业强市”,实施“大调整、大开放、大实干”;发展装备制造、铝及铝加工、磷煤化工、现代医药、特色食品、烟草制品等六大特色产业;建设小孟、沙文等十大工业园区。

  十年回眸,晒晒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新型工业化的成绩单,不禁令人振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倍,年均增长14.2%;工业布局逐步园区化,十大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特色产业逐步集群化,六大特色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接近70%;高新产业逐步规模化,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占全省的70%,涌现出LED蓝宝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业内翘楚……

  现代服务业是绿色产业、“无烟产业”,贵阳市当然青眼以加。瞄准旅游、会展、金融、物流、现代商贸、创意等高端定位,贵阳市大力构建完备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6%,10年增长3.3倍,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5.3%提高到53.0%,现代服务业在全部服务业增加值中占比超过30%。“爽爽的贵阳”城市品牌深入人心,“避暑季”、“温泉季”精彩纷呈,“夏季会展名城”声名远播,花旗、浦发、光大、民生等国内外银行纷纷入驻……

  农业同样不甘示弱。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比重达80%以上,“市民的餐桌”越来越生态。

  这一切,诠释了四个字,那就是:绿色崛起。

  城镇:

  构筑宜居的生态家园

  贵阳是山城,这既给城市拓展造成不小困扰,也为塑造城市特色提供了独特资源。

  十年来,贵阳按照山、水、林、城相融合的思路推进城镇化,使各组团、片区镶嵌在绿地、森林、湿地、河流之间,真正实现“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建成区面积从132平方公里扩大到23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62%提高到69.2%。

  老城明显“稀化”。彭家湾、渔安安井等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带来了城市面貌的巨变;长途客车站、花溪大道沿线汽贸市场、五里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搬迁,带来了城市环境的舒爽;筑城广场及观山湖、十里河滩、小车河等城市湿地公园的建成,带来了城市生态功能的提升。

  新城蓬勃“兴起”。金阳新区开发建设提速,建成200余公里城市道路路网,人口聚集达25万。启动了“二环四路城市带”建设,着力打造15个功能板块,建成后贵阳核心区将比原来扩大近五倍,区域内人口超过200万。

  交通快速优化。“三环十六射”骨干路网建设今年底将全部建成,抓紧建设市域快速铁路网和城市轻轨1号线、2号线,全力配合龙洞堡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初见雏形,制约贵阳发展的“瓶颈”正在逐渐打破。

  管理日益精细。2010年以来开展了“三创一办”活动,喜获“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荣誉, (下转6版)

  成功、圆满、精彩协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实现了贵州、贵阳在全国乃至世界面前的精彩亮相,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在“三创一办”助推下,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民生: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来办

  《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作为全国第一部建设生态文明的地方性法规,在描述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时,“市民和谐幸福”是六大目标之一。

  基于此,贵阳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理念,大力实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和“十大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问题,每年民生财政支出都占55%以上。十年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12.7%;城乡收入比从3.11:1降低为2.63:1。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家事来办,着力解决“六难”,勾勒出贵阳的民生幸福画卷:

  ——针对“就业难”,重点解决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困难家庭就业,十年来完成城乡统筹就业81.75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针对“上好学难”,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化改革,推进学区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均等公共服务,获得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

  ——针对“养老难”,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努力让城乡老年人都老有所养;

  ——针对“看病难”,实施惠民医疗政策、医疗救助制度,100%覆盖城乡困难群众;

  ——针对“居住难”,探索“政企并力、建储并举、公廉并轨、租补并行”的住房保障新模式,把4.4万户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茅草房和危房改造任务;

  ——针对“治安难”,持续开展严打“两抢一盗”专项行动,连续4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群众安全感从2007年的70.75%上升到2011年84.36%。

  同时,贵阳市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领导体制,创新工作平台,创新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社会协同,创新重点人群管理,初步探索出一条有贵阳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路子,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11年,贵阳市民幸福指数为89.19,比上年提高1.81个点。

  环保:

  采取最严厉的手段保住青山绿水

  在贵阳,“人是自然之子,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这样的理念已经形成共识。

  生态优势是贵阳最大的比较优势,也是最容易失去的优势。正因为如此,贵阳始终坚持以最严厉的措施保护青山绿水,全力构建友好的自然生态。

  “治水”。组建市两湖一库管理局,在全国率先成立环保审判庭、环保法庭,成立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一系列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的创新,“两湖一库”水资源得到有效治理和保护,水质从五类、劣五类转变为三类、二类。

  “护林”。为保护两条环城林带,使城市“绿肺”不受影响,决然打响森林保卫战,依法查处“福海生态园”等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环境保护案件,得到社会各界普遍拥护。大力开展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石漠化治理,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区植被保持最好的中心城市。

  “净气”。严格项目环评审批,每年婉拒耗能高、污染重、效益低的投资项目涉及金额都在300亿元以上。搬迁重点污染企业,关停落后设备,1000余辆公交车和出租车使用清洁能源,通过新车限牌、尾号限行等措施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十年中,贵阳先后获得“中国十大低碳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避暑之都”等荣誉,这是对贵阳人尊重自然、感恩自然、呵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特别礼赞。

  十年艰辛,玉汝于成。

  十年间,贵阳市生产总值增长2.8倍,年均增长14.2%;公共财政收入增长7.4倍,年均增长23.7%。近年来,贵阳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10年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建国60年最具代表性的60个城市之一。2011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显示,全球500个城市中贵阳综合竞争力提升42位,提升速度位居第4。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进一步向好,森林覆盖率从34.7%提高到42.3%,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5%以上,脱掉了“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全国三大酸雨城市”等帽子,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实践优势,2009年以来,连续四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成功举办,已成为交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长期性、制度性、国际性高端平台。

  时光荏苒。回顾十年来走过的历程,贵阳有自己的深切体会,那就是:必须确立把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的发展思路,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取得丰硕的发展成果。

  生态文明,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瑰丽画卷,向地平线徐徐延伸;

  贵阳,一座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施政方略的城市,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 吴婧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