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 交梨乡打造“葡萄之乡”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02-23 内容来源: 金黔在线
交梨乡打造“葡萄之乡”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2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上,来自三都水族自治县交梨乡的农妇吴安英笑得合不拢嘴,她们带去的总共600公斤葡萄,在交易会上被抢购一空。“前来购买的人都说甜。”
农妇笑容的背后是交梨乡葡萄种植的喜获丰收,而这与省委办公厅长达17年心系水乡、鏖战月亮山的大力帮扶分不开。交梨乡是典型的民族乡镇,苗族、水族、布依族占总人口的94.1%。全乡12个行政村中,一类贫困村就占了6个。
自1995年以来,省委办公厅就把交梨乡作为帮扶乡,尤其从2006年至今连续6年驻乡帮扶不间断。
在省委办公厅的帮扶下,交梨乡选准产业,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2983元增加到2011年的4656元,预计今年达到6000元以上。
如今的交梨乡被誉为“葡萄之乡”。漫山遍野的葡萄藤下套满了黄色的袋子,鼓鼓囊囊。那里面装的不仅仅是葡萄,也是果农的钱袋子。在交梨乡的带动下,周边乡镇也开始从交梨乡移苗大面积种植。目前,累计带动全县共种植葡萄42000亩。采访中,有农户担心,照这样大规模种植下去,产量不断提高,以后葡萄价钱会不会物丰价廉?
村民心中的担忧,扶贫队早就想到了解决之策——延伸葡萄产业链。贵州省委办公厅有关领导表示:“多次调研和与当地政府协商后,我们准备在交犁乡打造集产业化扶贫、集团帮扶、山地高效农业及乡村旅游的‘四位一体’新型模式。”
交梨乡着眼自身实际,借助厦蓉高速公路在交梨乡设置匝道口发展机遇,围绕“一乡一品一产业”主题,靠山吃山,决定在交梨乡大力发展山区高效生态农业。在将葡萄作为主导产业来打造的同时,还在葡萄架下种植生姜、花生等喜阴作物,并发展林下养鸡,不断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
交梨乡村民许忠志说:“按亩均产量2500斤,市场收购均价2元,亩均产值5000元。另外我们还在葡萄架下种植生姜、折耳根等喜阴作物,收入2500元左右;葡萄采收后养殖土鸡,每亩投养400只,收入4000余元。总计起来,整个区域一年的亩均总产值达到一万元以上,荒山成了真正的‘万元山’。”
在省委办公厅的资金协调下完成的10公里“葡萄长廊”令交梨乡村民引以自豪。
顺着盘旋山岗的水泥硬化路,齐整的葡萄架蜿蜒而上……车览交梨乡10公里“葡萄长廊”,处处引人入胜,处处让人振奋。
“过两年,你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葡萄长廊了。到时候,你们可以边摘葡萄,边观光。”交梨乡村民陈华斌满心欢喜的向记者介绍。
这个葡萄长廊正是交梨乡下一步打造的乡村旅游的一部分。
小葡萄里有大文章。
在扶贫队的帮扶下,交梨乡农业合作社计划建立冷库和引资开办葡萄汁和葡萄酒厂,将葡萄打造成一项富民产业,力争全乡“十二五”实现人均2.5亩以上,综合亩收入5万元以上。计划到2013年,全乡3多万亩全部挂果后,预计葡萄产值可达1.5亿元,外加套种和林下养殖收入,总产值在3亿元以上,集团项目区真正实现“万人万亩万元山”,农户实现脱贫致富。“十二五”期间,力争辐射带动全县葡萄面积种植10万亩以上。
责任编辑: 吴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