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中国

李源潮:经济转型是一个需要付出代价的痛苦过程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06-28  内容来源: 中国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网记者 杨佳)
 
    (中国网6月29日讯 记者孙磊)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于6月28-2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峰会主题为“新格局、新合作、新发展”,中国网现场直播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李源潮发表了主旨演讲。李源潮表示,中国正处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中国长期形成的低劳动力成长、高资源能源消耗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转型发展形成巨大倒逼压力和转型动力。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依靠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内需拉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炭发展。现在看来,经济转型是一个需要付出代价的痛苦过程,但只要坚定不移向前走,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依然看好。专家综合考量改革红利、城镇化、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等正面因素,认为未来经济仍将保持7%左右的增速。中国将加快自身转型升级,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完)
 
    以下是演讲文字实录:
 

李源潮: 尊敬的曾培炎理事长、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召开,各国智库专家、政界人士和企业家以“新格局、新合作、新发展”为主题开展研讨交流。我代表中国政府向智库峰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当前,全球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孕育新的突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全球总体呈现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但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对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来说,发展仍然是头等大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仍在持续显现,主权债务危机反复冲击市场信心,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如何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和活力、实现稳固复苏,需要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努力。我们认为,结构转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世界经济走创新之路摆脱危机最为现实可行的选择。

李源潮: 第一,转型创新发展。2008年以来发生的金融海啸和经济收缩的实质是全球化危机,是经济全球化自由无序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现象。二十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大潮席卷世界各个角落,以市场全球化为基础,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资源全球化、劳动全球化此伏彼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但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国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增长格局大大不同于原先世界资本与财富的分布格局。一批原先发展后进的国家成长为新兴国家,一部分发达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的资本转移和产业转移,还有一部分不发达国家被进一步边缘化,使原来就很不平衡的世界经济更增加了失衡的因素。全球化中借贷出口主导投资的增长方式逐渐导致了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地区错位,并最终造成了由信贷过度膨胀导致的金融危机和投资过度膨胀导致的生产危机。因此,原先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式,包括金融投资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市场消费方式、生产贸易方式都要做转型调整。

纵观历史,危机、调整与复兴交替贯穿世界经济发展过程,靠转型发展走出危机是一条基本经验。上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引导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主要国家通过信息化技术的突破改造传统产业,走出石油危机造成的“滞胀”困境。新世纪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摆脱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再次进入危机后的转型调整期。各主要经济体都在加快调整转型,谋求建立经济、科技竞争新优势。美国积极推进“再工业化”,欧盟实施“欧洲2020战略”,新兴经济体纷纷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我们认为,世界经济要彻底走出危机,需要各国进一步创新理念、增进共识,在加快本国转型发展的同时,推动世界经济创新发展、均衡发展、包容发展、可持续发展,努力建立公平合理、充满活力的国际经济全球化新秩序。

李源潮: 中国正处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中国长期形成的低劳动力成长、高资源能源消耗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转型发展形成巨大倒逼压力和转型动力。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依靠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内需拉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炭发展。现在看来,经济转型是一个需要付出代价的痛苦过程,但只要坚定不移向前走,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依然看好。专家综合考量改革红利、城镇化、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等正面因素,认为为十几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7%左右的增速。中国将加快自身转型升级,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第二,合作创新发展。合作是各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发展捷径,也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然选择。现在,绝大多数经济体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经济链条越拧越紧。过去20年,全球商品贸易规模扩张了近5倍,跨境投资存量增长了8倍多。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经济体之一。2012年,中国贸易总额达到3.87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出口国家;实际使用外资1132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对外直接投资达到772亿美元并在迅速上升。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开放合作,也为世界经济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源潮: 坚持合作是世界各国最终战胜危机的重要保证。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初期,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但是,这种合作很快就面临严峻考验,各种形式的保守主义正在抬头。比如,设置贸易壁垒,增加外国投资限制,强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阻止新兴技术扩散,无限制地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诱导本国货币贬值等。据WTO发布的第7次贸易限制措施监督报告,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6月,各成员国采取了近200项新贸易限制措施。保守主义从来都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大规模的贸易战、汇率战加剧了经济危机的蔓延。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潜在风险的突发性、扩散性、危害性不容低估。各国要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开放合作的方向不动摇,反对各种形式的保守主义,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经贸摩擦,维护稳定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的大门将继续对各国投资者开放,希望各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进一步敞开。各国应共同努力,开拓世界经济复苏繁荣的广阔空间。

第三,互利创新发展。互利互惠是持久合作的基石和动力。3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外商投资的首选地之一。2012年,外资企业创造了中国1/2以上的进出口、1/7的直接就业。同时,外资企业也从重获得巨大收益。据上海美国商会调查,2011年2/3的在华美资企业营业收入增幅高于母公司全球增幅。有国际人士进一步评论,“发达国家高成本的生产转移到中国,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其好处最终被全世界的消费者分享”。

李源潮: 扩大互利是深化合作、加快转型的助推器。近些年许多经济体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相互降低或免除关税,消除投资障碍。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3年来,双边贸易额迅速扩大,2012年比2009年增长了近1倍。我们主张,各国都应寻找利益交汇点,扩大共同利益,深化利益交融格局,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繁荣。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4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各国将从中分享巨大红利。

第四,共赢创新发展。共赢是人类的希望。非洲有句谚语“一人独行可能走得很快,但结伴而行才能走得更远”。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民都能分享发展成果,人类才能从根本消除危机。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及世界银行对全球120个国家财富分配情况的调查,世界上最富裕与最贫穷国家人均财富相差300多倍。全世界大约有12亿人生活在每日收入不到1.25美元的赤贫水平,8.4亿人挨饿或营养不良,10多亿人看不起病、上不了学、喝不上干净水,13亿人用不上电。“一音独奏,难成乐章”。世界的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些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些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上。

李源潮: 争取共赢需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我们主张,各国要摒弃你输我赢、你穷我富、你弱我强的零和思维,树立共享、共富、共进的新理念。发展国家先得发展之利,要为富有道、为富有仁,在实现自身于是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穷国家实现发展。发展中国家要自主自强、开明开放,积极融入国际大市场,发挥后发和比较优势努力追赶,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差距。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国家,长期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力所能及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一个与各国人民梦想相通的梦,是一个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说,“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安危,更需谋略。各国智库汇集了大批专家和人才,承担着为全球和平发展出谋划策的重要责任。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希望全球智库峰会秉持“同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的宗旨,坦诚对话、深入研讨,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智慧。

祝全球智库峰会越办越好,为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和友谊搭建智慧之桥!

谢谢大家!

专题: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

 
 
 
 
 

责任编辑: 刘璟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