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中国

郑新立:三条建议科学环保 中日韩三国共同发展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12-14  内容来源: 中国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讲演  中国网 寇莱昂摄影

2013年12月13-15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日本日中产学官交流机构、韩国贸易协会共同主办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民间高层论坛——东亚大气污染治理与环保产业国际合作峰会在河北举办。本次峰会以“开放、合作与绿色亚洲”为主题,就中日韩三国在联防治理大气污染、合作开发环保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共同推动东亚可持续发展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入探讨。“开幕礼暨主旨演讲——开放、合作与绿色亚洲”于14日15时30分至16时30分进行,中国网现场直播

开幕礼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进行讲演,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大力宣传了“谁污染谁付费、推行第三方治理”的新理念,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特别是就如何加强中日韩的合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讲演文字实录:

郑新立:尊敬的日本产学官交流机构特别顾问福川伸次先生、尊敬的驻华大使木寺昌人先生,尊敬的韩国贸易协会副会长安玹镐先生,尊敬的韩国驻华大使郑永禄先生,尊敬的河北省工业联合会会长郭世昌先生,尊敬的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先生,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今年以来,在华北、华东地区连续出现的大面积雾霾天气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忧虑,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由于大气的污染,在我们首都北京肺癌的死亡率已经上升为第一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上涨。这样的严酷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的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它要以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那么我们的发展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建设生态文明体制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如何建立生态文明体制作出了具体的部署。现在我们贯彻三中全会的《决定》,进行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我认为首先要破除三个落后、糊涂的理念。

    郑新立:第一,要破除强调环境保护,必然牺牲发展的观念。环境保护和发展是可以统一的、协调的,而且环境的优美为人类创造一个适于居住的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我们发展的目的和内容之一。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可以提供清洁的空气这个共享性的公共产品的市场价值补偿机制,那么环境保护就可以成为吸引社会投资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就能够打造一个庞大的环保产业,通过环保产业的发展来换取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所以,我们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第二,要破除糊涂、陈旧的观念,就是认为煤电的成本高于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现在煤电的成本看起来只有4毛多钱一度电,风电、太阳能电8毛、1块一度电,但我们把环境成本、人的健康成本、我们的医疗成本、人们寿命缩短的成本也全部算进去,那么煤电的成本可以说已经借鉴或者是相同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我们再也不能用过去陈旧的观念“煤电便宜,所以要重点搞煤电”,不要用这个观点指导我们的经济工作了。一定要把环境成本、健康成本打入煤电的成本,这样才能够使污染治理、环境治理的投入产出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要破除陈旧、糊涂的观念,就是认为环境治理可以慢慢来的观念。认为英国治理当年的雾霾用了50年时间,我们着什么急呢?英国当年治理雾霾还没有治理的技术,我们有后发优势,现在世界上治理大气污染,脱硫、脱硝、除尘的技术都是现成,而且绝大部分这些设备的国内都可以制造,因此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找到一个好的机制,我认为在三五年之内,治理雾霾可以取得明显的成效。我们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如果我们认真起来了,这件事就很容易能够解决。我们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能够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环保产业的市场机制,要建立谁污染、谁付费的制度,推行第三方治理。这就跟过去我们实行的制度有了重大的区别,过去我们一直是说谁污染、谁治理,这次改为谁污染、谁付费,过去的“谁污染、谁治理”喊了几十年,结果是污染的企业赚钱,谁要是治理了谁就吃亏,没有形成一个好的机制,这次我们找到了一个制衡机制,你排放了污染,对不起,拿钱来,政府通过招标选择那些有资质、有能力的企业进行治理,有第三方治理,政府颁布强制性的标准,并且严格地监督执行,这样政府、排放企业和治理企业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运行机制,来确保环境污染治理,认认真真地进行。

    郑新立:中日韩三国,可以说共享一片蓝天,共享一片水域,在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止的方面,我们拥有共同的利益,我们面临着共同的任务。日本、韩国经济发展比中国要发达,他们走过的路子可能就是我们治理污染的好的经验、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先进技术需要我们来学习。

    中日韩三国在治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方面开展合作,开展交流,领域非常广阔,企业的积极性也很高,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根据我的经验,我们80年代曾经引进日本的煤电脱硫设备,曾经占我们发电成本的30%,当时我们觉得成本难以承受,所以就很难推开。后来把这个技术消化了,自己能够制造了,现在我们煤电的成本、脱硫的成本占煤电的成本占到5%以下,现在我们财政一度电补贴1分5厘钱,就可以支付煤电的脱硫成本。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这说明我们日本、韩国的企业如果能够带着自己的技术到中国来投资,到我们香河环保产业基地来投资,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中国的原材料、中国的市场,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不仅可以为中国治理大气污染提供帮助,而且还能够培育出自己的竞争力,更多的占领国外其他国家的市场。就像三星集团,三星集团是比较早进入中国的一个企业,去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4000亿美元,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占了20%几,三星进入中国,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的人才资源和中国的市场资源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成为全球IT行业第一名企业。

    日本、韩国的环保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我给你们提一条建议,尽快到中国来,到香河产业基地来投资,我们中日韩共同把这件事情做好。谢谢!

 

责任编辑: 刘璟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