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中国

申长雨:知识产权是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因素

发布时间: 2014-12-21 15:15:0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任曼瑶  |  责任编辑: 任曼瑶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发表演讲 摄影/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12月21日讯 (记者 任曼瑶)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4-2015)”今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此次年会主题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创新”。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平行论坛上,围绕知识产权问题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文字实录:
 
    谢谢主持人,也感谢经济交流中心提供这样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刚才曹部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报告,听完以后非常受启发。下面围绕知识产权问题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个人的认识。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同时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的潮涌。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问题?大概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知识产权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知识产权是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首先讲一下直接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两个重要问题,首先一个重要问题是创新的源动力的问题,第二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率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桥梁的问题。首先是创新的源动力问题。我们讲创新驱动发展,什么来驱动创新这是一个问题,发展的动力找到了就是创新驱动。创新的源动力又是什么,什么来驱动创新又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动力源找到了创新驱动发展才能更好落实,更好实施。我们国家现在科技创新这块主要是两个轮子在驱动,第一个驱动轮是政府驱动,载人航天,嫦娥登月,蛟龙深潜以及重大的基础研究等等,这些都是靠国家来支持的。另外,市场驱动创新,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驱动创新。无论是政府驱动创新还是市场驱动创新,这两个都和知识产权是密切相关的。有一句话讲得很好,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用好知识产权就能够激励创新。应该说,知识产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创新的源动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支撑,一个保障。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率转化的桥梁问题,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另外一头连着市场,是创新和市场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它是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再到经济强的中间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知识产权制度本身蕴含着三个重要机制,首先一个机制是知识产权制度是新型产权安排机制,通过赋予创新成果的财产权从而进一步形成了创新主体对创新成果的使用权和支配权,以及通过成果的转移转化获得收益这种权利。还是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通过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进而激发人们创新的热情。还是一种有效的市场机制,实际上是人们针对知识产权无形性的特点所设计,所制定的一个许可转让规则。在这样的规则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实现转移转化,产生效益,推动发展。知识产权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从某种程度来讲是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桥梁和纽带。
    知识产权是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因素,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知识产权要进一步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首先要当好攀枝花,同时做好顶梁柱,另外能够直接贡献GDP。知识产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不断提高,要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够相契合,相适应,实现良性互动。做好顶梁柱,通过对三个专利的重要布局,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做好专利的区域布局,结合不同区域资源的优势,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专利布局,促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以及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等这些区域性战略的实现,包括一些主体功能区的建立等等,促进它的实践。做好专利的产业布局,推动传统产业专业性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数都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十分重要的。做好海外布局,通过海外布局为我们国家企业能够走出国门保驾护航。尤其像现在我们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这个战略怎么样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形成一个区域知识产权一体化的国际规则。在“一带一路”这个区域里实行强保护、弱保护,或者是普惠的公平合理平衡的保护体系,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规则,实际上是对“一带一路”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当好顶梁柱。
    再一个是能够直接贡献GDP,我们现在正在推动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由93标准像08标准的转变。这个转变最关键有两点,一是将研发费用作为资本形成的一部分计入到GDP里,二是用知识产权代替无形资产,列入固定资产里。由知识产权形成这部分GDP是高质量的GDP,也是节能环保的GDP,同时还是GDP里面活跃的部分,能起到带动和支撑作用这一部分。所以既要当好攀枝花,还要做好顶梁柱,同时要能够直接贡献GDP。
    着眼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现在认识到知识产权既面临非常重要的机遇,同时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各位都知道现在知识产权方面,我们是大国,我们的专利商标连续多年生成量在全世界排在第一位,食物新品种,包括版权等等处在前列,但是我们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情况,还不是知识产权的强国。怎样推动由大多强的转变,是我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任务。首先一点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的水平,能够创造更多的核心专利,版权精品,以及知名的品牌,知名的商标,另外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在保护方面现在还是不够的,一方面行政保护相对比较薄弱,司法保护也面临周期长、成本高、取证难、赔偿低、效果比较差。这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方面效益还不够高,现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GDP的工业率只有27%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上话语权影响力还不够,总体上处于跟随、遵循、适应的阶段。所以我们提出了要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这个目标首先是要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的水平,我们也确立了一个理念“数量布局、质量取胜”。前十个月我们国家发明专利生成量超过67万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国际专利生成量超过2万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尤其是中国企业向欧洲、美国等这些发达国家生成专利的数量今年前十个月增长32.6%,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说明我们企业走出去注重海外知识产权的布局,高价值专利、核心专利越来越多。

    其次我们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利用我们现在正在和财政部一起推动建立一个全国专利运营公共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专利的收购、托管、转移转化、质押融资以及分析评议导航等等这些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行政执法要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司法保护主导作用,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能够努力形成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相融互补,有机衔接的新模式,更好地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努力实现从现在追随者、跟随者到参与者、推动者甚至引领者的转变,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能够朝着互惠帮融的方向去发展。我们坚信在知识产权强国目标的引领下,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事业一定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推动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加有利的支撑。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任曼瑶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