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中国

刘延东:国际合作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发布时间: 2015-06-26 18:38:1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孙磊  |  责任编辑: 孙磊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网杨佳摄
 
(中国网6月26日讯 记者孙磊)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于6月26-27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本届峰会主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年后新路径”,中国网对本次峰会进行了全程报道。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刘延东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国际合作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凝聚全球的智慧和力量,对此她提出四点主张:

第一,推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合作共赢是基本主线。

第二,推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携手创新是有效的途径。

第三,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文明互见是关键的支撑,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力量。

第四,我们认为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和平是根本的保障。

以下为演讲实录:

刘延东:

尊敬的曾培炎理事长,尊敬的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先生,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先生,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图尔克先生。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虽然刚从美国回来,12个小时时差,看到大家我就感觉到精神很振奋,非常高兴能来参加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六年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办了首届全球智库峰会,秉持“共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的宗旨,搭建各国智库交流的平台,越来越彰显出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15-06-26 17:39:17

  • 刘延东:

    今天来了自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再次相聚北京。刚才李克强总理会见了参会的中外代表,介绍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强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希望各国智库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一会儿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先生还要宣读潘基文秘书长的书面致辞。在这里,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对峰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中外的嘉宾表示欢迎!

    今年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研究制定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关键之年。对中国来说,我们将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本届峰会以“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年后新路径”为主题,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2015-06-26 17:40:15

  • 刘延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愿景的重要共识,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框架,明确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重点任务,成为推动二十一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蓝图。

    20多年来,各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也面临着南北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全球气候变化、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等挑战。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期盼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为突出,日益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指引着人类前行的步伐。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是中华文明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哲学崇尚“天人和谐、道法自然”,揭示的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哲理。

    2015-06-26 17:41:49

  • 刘延东:

    中国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众多,环境压力大,人均的淡水、耕地和森林资源的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0%和25%。这样一个国情就决定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中国是最早通过《21世纪议程》,最早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还是第一个提前实现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使6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减贫的数量占了全球的70%左右,中国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制教育,中国的各级各类的教育,现在的在校学生达到了2.6亿人,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中国孕产妇的死亡率、婴儿的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提前实现了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

    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是突出的。中国的人均GDP仍然排在世界80位以后,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国还有1亿多的贫困人口。这些年来,中国坚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动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更加扎实有效。

    2015-06-26 17:43:45

  • 刘延东:

    中国把推动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着眼于中国保持中高速的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也就是说,从我们过去30年两位数的增长,从去年开始我们到7.4,今年的一季度掌握在7%这样一个增长速度。这也是为我们的资源节约、环境的保护以及民生的改善,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时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的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这里要强调的是,中国尽管7%,每年增加的经济总量还是在8000亿美元。中国把推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目的。近年来,即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财政增收减缓的情况下,民生的投入仍然不减,反增。2014年中国在国家财政方面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了70%,我们把教育、卫生、就业、养老、社会保障这样一些民生事业摆在优先的位置,财政性的教育经费投入和全社会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超过了4%和2%,技术市场交易额2014年突破了8500亿元,近20年年均增速超过了15%,全民的基本医保覆盖人口超过了13亿人。去年,我们的医疗体系为76亿人次提供各类的医疗服务,我们将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和创业的政策,建立更加公平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015-06-26 17:45:46

  • 刘延东:

    中国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紧迫任务,中国用占全球不到10%的土地养活了全球1/5的人口,由于人口的基数很大,加上传统发展方式的粗放,近年来在资源环境的瓶颈的约束越来越突出,为此,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的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是一个煤炭大国,煤炭企业的转型牵扯到几百万的煤炭工人的切身利益,但是我们仍然坚定不移地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积极推行煤炭的清洁利用,像北京市和天津城区已经关停了所有燃煤的电厂。在北京周边的河北省,在十几万平方公里这样一个河北省,2014年削减煤炭的消费量是1500万吨,压减了钢铁的产能是3000万吨,水泥近4000万吨,我们对一切环境违法行为实行了零容忍,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2015-06-26 17:49:20

  • 刘延东:

    中国还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动力保障。我们坚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产文明等领域的改革,以结构性改革来推动结构性的调整,一方面是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坚定不移的推进简政放权。两年多来,国务院的各个部门共取消或者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37项,本届政府承诺的要减少三分之一的目标,已经提前两年都完成了,投资审核的事项,中央层面减少了76%,境外投资项目核准除特殊情况外,全部取消,工商登记实行了先照后证,前置审批事项85%改为后置审批,中央层面取消、停增、减免了420项行政事业性的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达到1000亿元,这些都极大地释放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2015-06-26 17:50:35

  • 刘延东:

    我们全面的推进依法治国,制定修改了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在未来的三年,中国政府将拿出1300亿美元来治理北京及周边地区25万平方公里的大气污染问题。

    这些法律法规为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中国也积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全面合作,携手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我们积极参与双边多边的环境、资源、人口等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的交流。努力促进国际社会采取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去年中美共同发表了“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今年中国还将建立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基金”,并出资600万美元支持联合国秘书长来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2015-06-26 17:52:12

  • 刘延东:

    中国将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发展的环境会越来越透明、公平、规范和可预期。我们积极构建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正在逐步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扩大内陆沿边的开放,积极的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未来的五年,中国进口的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的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中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现在已经得到了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亚投行筹建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中国对外开放不仅造福13亿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5-06-26 17:53:08

  • 刘延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面对恐怖主义、公共卫生、网络安全、气候变化这样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和全球性的挑战。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可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国际合作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个月,中国向联合国转交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最新的立场文件,倡导国际社会在总结千年发展目标经验的基础上,携手制定一个公平、包容、可持续的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来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凝聚全球的智慧和力量。借此机会,我也想提出四点主张,与在座的各位智库、各位学者们交流。

    2015-06-26 17:57:02

  • 刘延东:

    第一,我们认为,推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合作共赢是基本主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肩负着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任务。迫切需要树立绿色增长、包容发展的理念。刚才曾培炎理事长也讲到,我们必须坚持把消除贫困和促进发展作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一个核心,来推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平衡发展。各国应该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这样一种旧的思维,要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兼顾它方的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的时候促进共同发展。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博鳌论坛中所提出的,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只要各国加强政策协调与务实合作,努力维护多边贸易投资协定,共同培育全球的大市场,避免市场分割和规则的分化,就一定能够继续有效的推动全球的经济增长,夯实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2015-06-26 17:58:07

  • 刘延东:

    第二,我们认为,推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携手创新是有效的途径。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文明进步的战略支撑,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创新密集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合作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创新要素跨国流动、创新资源全球配置,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加大教育发展的力度,来提升人民的整体水平,才能为各国的创新和创造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和智力支撑;只有推进创新合作,才能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创新收益,形成更强的创新竞争力。国际社会应该携起手来,全面加强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创新合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广泛的分享创新经验,促进创新成果的传播共享,进而推动全球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的创新,来充分发挥创新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015-06-26 17:59:39

  • 刘延东:

    第三,我们认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文明互见是关键的支撑,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力量,只有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凝聚成文化的共识,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世界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杭州召开了“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样一个全球的国际会议,探讨如何发挥文化的独特优势,以实现包容性发展。当前人类面临的很多共同问题都是需要通过文明对话、交流合作来寻求答案,特别是在人类同住地球村的今天,迫切从文化的高度,审视传统发展理论和发展道路,迫切需要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支撑力量,也迫切需要文化发挥增信释疑、沟通心灵、深化友谊的独特优势。各国应该共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观,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欣赏的眼光,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差异,在交流互见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前进,通过不断深化人文交流来夯实国家关系的民意和社会基础,来开辟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境界。

    2015-06-26 18:01:19

  • 刘延东:

    第四,我们认为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和平是根本的保障。回顾历史,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不忘历史,才能更好的开辟未来,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治理体系,在各国人民心灵中坚定和平理念,扬起和平风帆,共建共享持续发展的和谐世界。

    2015-06-26 18:03:48

  • 刘延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西汉思想家司马迁有句名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智库作为思想的“梦工厂”和战略的“储备库”,在谋划发展蓝图、推动合作共赢、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旨在充分发挥智库的外脑和参谋的作用,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了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我们愿意倾听世界的声音,也欢迎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各国智库为中国的发展建言献策。希望各国智库发挥优势,不断推出有创见、有价值的思想产品,多献务实之策,做咨政启民的担当者,也希望各国智库加强交流合作,进行思想的碰撞,来启迪智慧,做全球智力和发展的瞭望者。也希望各国智库超越权力政治、地缘竞争等传统领域,长怀友好之心、多做友好之事,开辟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广阔空间,做人文交流的促进者。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本届峰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在北京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孙磊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