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中国

王毅:要循序渐进的推进碳市场的建设

发布时间: 2015-06-27 10:06:1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孙磊  |  责任编辑: 孙磊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发言 中国网董宁摄
 
 
 

(中国网6月26日讯 记者孙磊)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于6月26-27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本届峰会主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年后新路径”,中国网对本次峰会进行了全程报道。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王毅在平行综合论坛一气候变化会上表示王毅:要循序渐进的推进碳市场的建设。他认为,我们在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决定当中,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包括在环境这块要建立更多的环境要素市场。但是,我们知道在全世界范围内,新兴环境要素市场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而且条件非常苛刻的,包括像碳市场的问题。中国已经开展了碳市场相关试点的7个省市,这7个省市有的做的最好的都是像北京、深圳这样的发达地区,但实际上这里有很多的问题。一是碳市场制度安排相当贫乏,质量非常有限。二是区域差异太大,区域之间怎么考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三是现在仍然没有一个总量的控制,没有总量就没有稀缺性,没有稀缺性就没有很好的产品,就没有很好的价格的信号。所以,我们还有很多要做的工作。尽管发改委希望能够尽快推进碳市场的相关建设,但是中国碳市场至关重要,成功影响大,假如出问题,同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中国碳市场不要急于建立全国的市场,应该有一个标志性,应该循序渐进的推进,能够推动一个案例到区域性碳市场。比如京津冀地区建立区域性碳市场,再从区域性碳市场再过渡到全国。通过技术改进、管理能力提高,不断促进碳市场良性健康发展。

 

以下为演讲实录:

  • 王毅:

    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魏理事长的介绍,也感谢国经中心的邀请参加这么重要的全球的智库论坛。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想谈几个观点。第一,今天的主题是关于气候变化和绿色增长,其实都是特别长期的变化过程。所以,我的第一个观点,对于中国特别是一个大国来说,应该科学的认识长期发展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包括对未来10-2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所以,这里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包括需要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去年在中美气候谈判专家对话的时候,我也在介绍中国社会发展的情景,包括气候变化的相关情景。

    2015-06-27 09:39:26

  • 王毅:

    其中有几个基本的结论:

    第一,中国人口资源消耗,包括碳排放大概未来10-20年之间相继达到峰值,这是一个基本结论,包括人口,这是一个综合的判断。

    第二,要想实现或者加快峰值,可能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政策,包括需要政策引导,需要制度安排,需要技术创新,同时也要提高治理能力。所以,我们不要老看着我们可以拿到一个苹果手机,但是观念不一定转变过来,管理能力不一定转变。所以,这需要综合的一套方式。既然我们设定了未来目标,包括2030年或者尽早实现碳峰值,现在有一个行政的命令和决定,是应该达到峰值。但必须要立法上缺少相应的适应性法律,在中国二氧化碳并不是一个污染物,这样环境法律没有办法适应气候减排了。我们现在有的法律,大概2009年的时候,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定,当然也有全国人大通过的五年规划,五年规划是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并不是一个法律。所以,这里要加快气候变化的立法工作,这个立法工作包括在制定下一个五年计划当中,怎么考虑未来的碳排放,包括碳强度的目标,是不是要做成一个约束性的目标来考虑。因为,我们到2030年只有15年时间,怎么能够通过三个五年计划安排好。

    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工作,没有立法工作,就没有科学的依据。这样的话,在这方面发改委包括各个高校、研究机构,包括我们自己也参加过相应的立法的进程。所以,这个进程还要加快,现在中国改革,立法要有据,要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加快,包括对制定总量的控制、分配、碳市场的相关制度安排,对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有一个总体的制度框架。

    2015-06-27 09:41:49

  • 王毅:

    第三,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把制度建设放在很重要的一点,不像过去的工程、运动式的推进。现在听到很多制度安排更多是约束性的制度,包括总量控制,生态红线、责任追究,但是从正的方面鼓励、激励、规范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制度不够。所以,这些方面我觉得在今后一段时间里面应该加强。比如绿色低碳谈到的涉及和认证,整个绿色低碳的设计,从工业化过程和城市化过程到具体的产业,到产品,都是一个设计过程,要有这么一套先进的想法,同时要有行业的节能减排和低碳的行业标准、标杆,包括绿色低碳产品的标志的认证。同时,中国还要有一套国内的所谓清洁发展机制,不能说东部地区发展起来了,把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所以在国内也要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清洁发展机制。当然,还有像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在循环经济促进法里有了规定。另外,绿色金融低碳金融的相关政策,包括信贷、保险、资本市场,还有特许经营,包括怎么减少对化石能源的补贴,转移到对于清洁能源、对清洁技术和清洁产品的补贴上。这是我想说的第三点。

    2015-06-27 09:43:48

  • 王毅:

    第四,要循序渐进的推进碳市场的建设。因为我们在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决定当中,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包括在环境这块要建立更多的环境要素市场。但是,我们知道在全世界范围内,新兴环境要素市场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而且条件非常苛刻的,包括像碳市场的问题。中国已经开展了碳市场相关试点的7个省市,这7个省市有的做的最好的都是像北京、深圳这样的发达地区,但实际上这里有很多的问题。一是碳市场制度安排相当贫乏,质量非常有限。二是区域差异太大,区域之间怎么考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三是现在仍然没有一个总量的控制,没有总量就没有稀缺性,没有稀缺性就没有很好的产品,就没有很好的价格的信号。所以,我们还有很多要做的工作。尽管发改委希望能够尽快推进碳市场的相关建设,但是中国碳市场至关重要,成功影响大,假如出问题,同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中国碳市场不要急于建立全国的市场,应该有一个标志性,应该循序渐进的推进,能够推动一个案例到区域性碳市场。比如京津冀地区建立区域性碳市场,再从区域性碳市场再过渡到全国。通过技术改进、管理能力提高,不断促进碳市场良性健康发展。

    希望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真正对我们政策引导、制度创新或者系统的改革和创新,重点突破给世界未来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孙磊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