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中利腾晖“包县脱贫”:如何创新光伏扶贫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17-08-26 15:41:3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郜玉至  |  责任编辑: 郜玉至

一直以来,中利集团作为扶贫工作的先行者,对国家的扶贫工作持支持态度。

在过去的2016年里,中利集团作为江苏省的纳税大户,纳税超10亿元,与此同时,中利始终不忘回报社会,近十年来向灾区、贫困地区捐赠(援建学校、养老院、支持特困生)等累计扶贫(捐款)超1亿元。中利集团产业扶贫,在青海西宁、新疆吐鲁番、内蒙包头、宁夏石嘴山、辽宁铁 岭、山东滨州等贫困地区,分别投资建厂累计超过50亿。为贫困地区解决就业3000人以上,为贫困地区脱贫了3000多户贫困农民,提供贫困地区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聚焦中利腾晖“包县脱贫“:如何创新光伏扶贫新模式?
 

近三年来,中利集团在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推动下,积极参与光伏扶贫工程相关的系列行动,并且在原有创新项目“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基础上,按照分布式、标准化、品牌化、可复制的产业扶贫项目要求,不断探索光伏扶贫项目的新模式,推出了贫困村光伏农场精准脱贫项目。   

如何让智慧光伏与农业高效结合?

聚焦中利腾晖“包县脱贫“:如何创新光伏扶贫新模式?
 
  2016年,中利成功创新发明了智能光伏+科技农业项目,并称之为万农项目,原因就在于该模式突破了只能种一些养殖业和喜阴作物的局限,成功实现了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在光伏下的大量机械化耕种,实现光伏发电和现代化有机融合,有效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绿色能源的综合效应。
 
陈杰,中利腾晖副总裁
 
  在此智能光伏+科技农业项目基础上,按照产业扶贫的基本要求,以分布式、标准化、可复制的原则,中利进一步创新了贫困村光伏农场,为贫困村提供了光伏+农业、光伏+就业的模式,叠加收益的模式。“农场既可种植水稻、麦子、玉米等粮食,又可同时搞中草药、油用牡丹、无土栽培、养猪、养、鱼、家禽类、花卉、观光旅游等特色种养殖。
  粮食平均亩产收益达到了3000元以上,特色种养殖平均亩产收益达到了8000元以上。能够有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绿色能源的综合效应。因此,在去年扶贫攻坚上,我们当场与17个扶贫县签订了光伏扶贫协议,到目前中利腾晖已经跟40多个贫困县签订了光伏扶贫协议,继续申报推广光伏+农业同步发展的项目,希望国家批准在农田上,让农民增收。
  此外,在光伏农场的帮扶模式基础上,中利延伸发展出了“村企合作制”农场,实现全村农田农场化种植发展。创新了智能光伏+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农民就业的叠加收益,切实可行让贫困村农民实现25年稳定收益的精准脱贫。中利的“光伏农场”更是通过了部级论证,被认定为是一种可靠的扶贫模式。
 
张松,中利集团扶贫事业部常务副总裁
 

2016年10月23日,由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扶贫促进会、可再生能源学会、江苏省农科院等17个部委办专家组织了论证会。专家论证组一致认为:中利“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创新项目,大幅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填补“国内外空白;创新‘光伏农场’实现叠加收益扶贫,是一条多方共赢、利国利民的新路径,具备规模推广价值。

如何保障光伏农场的高可靠性?

聚焦中利腾晖“包县脱贫“:如何创新光伏扶贫新模式?
 

为保障光伏农场的高可靠性,中利在运营、收益、运维等各方面进行了改进。首先是运营保障,中利积极发起成立了100亿元的光伏扶贫产业基金,为贫困村光伏农场项目借入20%资本金,结合政策性银行提供80%扶贫贷款,建成的“光伏农场”产权归属贫困县所有,让贫困村拥有自己的发电厂+特色农场,实现25年叠加收益脱贫。

为切实加快贫困村光伏农场建设,去年11月30日,全国首个光伏农场“包县脱贫”项目在安徽灵璧县开工建设,至目前已在安徽灵璧、重庆丰都、吉林白城、四川宣汉等10多个贫困县开工建设,上半年开工建设30个以上贫困县。

这些对于光伏农场项目的可靠保障,中利进行了总结升级,并制成了贫困村光伏农场统一规范。这一规范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四个统一:统一借贷、统一还款、统一模式、统一管理。

如何提升光伏农场的发电与扶贫效率?

聚焦中利腾晖“包县脱贫“:如何创新光伏扶贫新模式?
 

为提升光伏农场的发电与扶贫效率,中利集团除了在电站可靠性上进行探索,而且还对电站的技术进行了不懈的改进。中利集团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创新了光伏农业机械化。

第二,土地综合利用率有效提升,以前传统的项目,做100MW的电站大概要用到3000亩,如果按照中利的模式,事实上很多光伏电站的道路、逆变器,或者是办公用房都可以放在光伏板下面,综合利用率提高。

第三,创新采用了单板组件安装、倾斜度等技术。

第四,当光伏支架建起来以后,中利将“智能光伏”云中心监控系统融入到农场中去,可以自动实现测试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还可以利用光伏支架上装置喷管,创新实现理了自动喷淋、喷灌、施肥等“智慧农业”。此外,中利在西部也做了一些智能光伏与高效畜牧业相结合的试验,其中,光伏板可以作为羊圈的屋顶遮阳、挡雨,也可以进行光伏电取暖,助力解决了西部地区光伏发电的消纳问题。

第五,针对东部沿海滩涂地,中利通过这种“智能光伏+科技农业”的形式,让农户采取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无公害蔬菜,收益十分可观,“而且,这一技术创新还可以应用在盐碱地、沙漠地区,帮助建设村级“光伏农场”,不需要土地改良成本,大幅提高扶贫收益。”

责任编辑: 郜玉至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标题图片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