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绿色丝路建设的荒漠植物抗逆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11-10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婧

土地荒漠化,被称之为“地球的癌症”,是“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绿色丝路建设和区域生计发展最为严峻的挑战。针对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突出问题,以荒漠植物抗逆性的理论和应用为主线,开展全链条、多尺度、跨学科研究,实现了理论上的系统创新和技术上的多点突破,研究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效益显著。

针对荒漠植物特殊的抗逆性机制,从植物形态、生理生态和分子生物学开展多层次研究,阐明了荒漠植物的快速响应机理和荒漠植物的形态适应策略,克隆具有自主产权的抗逆基因60余个,筛选出了适应干旱、沙漠、盐碱等不同环境的优质荒漠植物种100余种,建立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塔中沙漠植物园和阜康盐生植物园。

面向绿色丝路建设的重大需求,聚焦流动沙漠、活化沙地、盐渍化土地的治理与利用,自主研发了流沙地咸水灌溉育苗、生物排盐、生物结皮固沙、优质抗逆基因资源挖掘利用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和土地恢复关键技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建成了世界第一条穿越流动沙漠的“人工绿色走廊”,“盐土农业”技术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让盐碱地变良田宜推广》等咨询建议获重要批示,“沙漠地毯”成效显著,“节水”、“抗病”等农作物新种质应用前景广阔。

客户端中查看手机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