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这个岗位招的都是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我能和他们在一个平台工作,太幸运了!”凭借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的优异表现,“95后”小伙子邹彬从农民工被“破格录取”为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员,并很快成长为项目质量总监,还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
“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让自己的‘武艺’发挥更大价值,这份成就感难以替代。”一走下第45届世赛领奖台,电气装置项目金牌选手肖星星就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还一步到位评上了副高职称。
走下世赛舞台,选手们正在职业生涯中书写各自的精彩。由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广州)研究中心推出的《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职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专著显示,参加过世赛的已就业选手均对目前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较为满意,其中非常满意占6.9%,比较满意占50.3%,一般满意占37.1%。
满意很大部分源于专业对口,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优厚的待遇条件。调查表明,参赛选手就业所在产业类型与参赛类别有较强的相关性,认为当前职业与期望工作符合程度非常一致的占13%,比较一致的占52.1%。宁波技师学院校长李世存举例:“像浙江中烟这样的大企业,待遇非常好,每年在宁波市高校、技师学院一共招录20多个学生,世赛选手往往是首选。”
世赛选手在就业市场上更加“吃香”,来自企业的声音也证实了这一点。作为一家小家电制造企业,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正面临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任,专门拿出高级技术顾问岗位招揽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高级技术顾问等同于企业高工,底薪过万,如果能带动更多技工成长,奖金上不封顶!希望这些选手可以给我们一线的技工做一个榜样,对我们的智能化发展起到示范效应。”公司人力资源模块助理副总裁谭本乡表示。
技术过硬,能在岗位上创造价值,无疑为世赛选手们带来了更多满足感。最佳实习生、业务突破奖、五星员工,从入职起,孔元元在公司就“拿奖拿到手软”。从小痴迷电脑的他,经过世赛磨炼,在技术上更加得心应手。如今他已成为一名出色的Java工程师,在团队中负责技术调研和技术突破,为公司开发了好几套提升业务效率的工具。不断创新的业绩让他成就感十足。
对不少世赛选手来说,获得感更多来自技能的传承。“带的5名选手全部进入了国家队,现在正在北京集训。”电话那头,传来赵脯菠自豪的声音。拿到第45届世赛焊接项目金牌后,赵脯菠不仅成了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焊工技师,还担任了第46届世赛焊接项目的助理教练。丰富的实战经验、熟练的技巧、稳定的心态,这些助力赵脯菠夺冠的“法宝”正被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备赛选手们。
世赛锤炼出的精湛技艺、独特匠心,成了选手们职业生涯中的“加分项”。去香港、土耳其等地学习进修,独立完成高端珠宝定制的任务,第45届世赛珠宝加工项目银牌选手陈奇亮感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更大了。从初级工艺师迅速成长为中级工艺师,他成了公司最年轻的工匠。“珠宝加工行业很辛苦,有这样技术好又愿意静下心来做这一行的年轻人太难得了,我们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去培养他。”佛山市顺德区裕达珠宝首饰制造有限公司行政主管黄诗静说。
调查显示,世赛助力参赛选手获得较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具体来讲,技能等级晋升占29.8%、推荐就业占20.1%、推优评先占17.4%、收入增加占13%、职称晋升占10.6%,参赛的经历为选手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较好基础条件。
成绩属于过去,更精彩的人生还在脚下。“我要用好我的工作室,带动更多年轻人学技术、强技能,相信未来我会带出一批又一批‘小邹彬’,一批又一批快乐而优秀的手艺人,在岗位上创造更多价值。”邹彬满怀信心。
从世赛选手身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张瑞看到了更多可能。“不管是回到学校,还是进入行业,以技能为支撑,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内核,在任何岗位上,这些世赛选手们都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成就更加美好的未来,让社会看到他们创造出的更大价值。”(吴叶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