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驾驭数字化转型将是"中国脑计划与全脑城市体系"的关键课题

发布时间:2023-07-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瑞芳

中国网讯 半导体微处理器诞生,人类正式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如今已过去了半个世纪。近年来,随着智能成像、脑机交互、生物传感、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脑科学与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纳米材料、认知心理等学科交叉融合,正酝酿着重大理论与技术突破,类脑智能已成为大国间竞争博弈的前瞻布局方向及未来产业热门领域,未来有望在数年内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辽宁驾驭论研究会名誉会长于今近日在“数字时代研讨会”演讲中表示,“随着“十四五”计划的启动,中国“脑计划”升级为国家战略。作为一个以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为主线,以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为三个方向展开研究的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将在推动我国脑科学事业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全球脑科学研究贡献力量。”于今认为,自首次提出“脑计划”到全国多地布局,类脑科学在中国发展提速。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各省市积极规划,联同市场等多方面投入发力,类脑全产业链将迎来研发创新、应用融合等新的突破性机遇。

于今指出,发达国家和地区争相部署“脑科学”研发计划和项目。日本在2008年就提出了“脑科学战略研究项目”,重点开展脑机接口、脑计算机研发和神经信息相关的理论构建;欧盟在2013年提出“人类脑计划”(HBP),重点开展人脑模拟、神经形态计算、神经机器人等领域研究;美国启动“BRAIN计划”,将大脑结构图建立、类脑相关理论建模、脑机接口等列为研发重点;韩国在2016年发布《脑科学研究战略》,重视脑神经信息学、脑工程学、人工神经网络、大脑仿真计算机等领域研发。全球顶尖高校和技术公司纷纷开展“类脑科学”布局。IBM推出TrueNorth类脑芯片,试图抢先打造类脑计算系统。微软提出意识网络架构,声称是具备可解释性的新型类脑系统。谷歌在谷歌大脑基础上结合医学、生物学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波士顿动力公司2018年新款Atlas机器人已可以以左右腿交替方式连跳三级台阶。受欧盟脑计划支持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研发神经拟态计算系统,分别推出SpiNNaker芯片和BrainScaleS芯片。瑞士苏黎世大学搭建起拥有“肌腱”和“骨头”的机器人平台ECCE Robot。

中国从“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国国务院2017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2030年类脑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发展目标。在2017、2018年,中国分别成立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形成“南脑北脑”共同快速发展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前瞻谋划一批未来产业,其中类脑智能被列为未来产业发展目标之首。

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加紧抢占类脑智能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先机。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2年上半年,已有上海、成都、深圳、武汉、广州、南京等超10个城市发布涉及类脑智能、类脑科学、类脑芯片等相关规划或措施,大力推动类脑智能技术及产业发展。《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类脑智能培育,将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协同”,新增若干新兴产业集群。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类脑智能等先进技术成长潜力巨大,将产生多方面积极作用,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抢占竞争先机具有带动作用。人类群体智能与智能设备的机器智能将架构形成自然界前所未有的超级智能。类脑超级智能系统框架与数字城市的建设结合,是“全脑城市”的根源。例如,新基建是“十四五”期间数字城市发展的基石,利用新基建推动全域感知、智能中枢、云网融合在城市全要素融合运营智能、精准泛在服务和开放内生创新中的应用,实现全要素资源的数字化。”于今表示,全脑城市体系的提出,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出发,将城市视作一个巨大的“人造大脑”,并充分利用人脑的信息处理和创造能力,构建具有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的城市环境。通过引入脑科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全脑城市体系对于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于今指出,“全脑城市体系”是一个具有前瞻性、重要性的概念,该体系是一个基于脑认知原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型城市治理体系。其结合了治理现代化中的数字化和科技化两大趋势,为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走向全面智能化、高效化打下坚实基础。全脑城市体系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球治理信息化、政府治理和城市治理、社区以及乡村精细化管理。全脑城市体系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概念有所不同,其主要特点在于将脑认知原理作为其研究与应用的基础,落实全员参与、全要素、全方位治理的理念,并致力于用先进科技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旨在推动城市治理的高质量转型与升级。

于今认为,“脑科学计划与类脑计划”与“全脑城市体系”都强调科技创新。推动脑计划战略产生的大量新兴高新技术,同时也是全脑城市体系推动的方向,两者都以提高社会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互为手段和推动因素。两者的出现都是数字转型的必然结果,数字转型必然会促进产业升级,解放生产力。全脑城市体系或造成一个高端高效的治理体系诞生,两者经过融合、赋能、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层面布局脑计划的新技术应用,这些新技术在改变社会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产生的新问题也会对城市旧的产能、产业形成倒逼效应促进创新。两者结合就好像大脑结节之间,脑计划可以使城市具备感知、连接、记忆和思维的能力。统筹协调全局,驾驭数字化转型,将是“中国脑计划”和“全脑城市体系”赋能融合的关键课题。

在发言最后,于今表示,数字经济作为发展迅速、创新活跃、辐射广泛的经济活动,正在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其巨大的变革性潜力将对世界产生全方位影响。同时,伴随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世界各国在高新科技领域的竞争空前加剧,未来5- 10年将是国际生产体系大转型和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重要时期,国际战略界则将这段时间称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将作为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如何驾驭数字化转型,增强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导力乃中国的当务之急。(钟子鞍)

更多


客户端中查看手机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