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数据表示,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数高达450万,其中80%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这表明多数肿瘤患者没有得到规范合理的营养治疗。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营养知识教育和培训,不重视营养诊断,部分肿瘤专科医生只重视抗肿瘤治疗而忽视了营养治疗的价值;另一方面,患者及其家属对营养治疗并不了解,有许多观念上的误区。加强肿瘤临床医生对于营养治疗的知晓率和重视程度,对临床医生进行系统的肿瘤营养教育,让各个学科、更多医生认识和支持临床营养的重要性尤为重要。
近期,在北京召开的CACA指南精读巡讲大会期间,记者就营养干预科普宣教等相关问题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营养与代谢中心主任石汉平教授。
医中心:请您谈一下营养干预对于预防慢病的重要性,以及应从哪些方面发力来提升全民营养与疾病预防能力和水平?
石汉平教授:首先,慢病防控,营养先行,营养治疗在肿瘤全程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营养在慢病防控中发挥着一线预防、一线治疗和一线康复的重要作用,所以,营养干预是肿瘤三级预防的一线措施。
其次,我们特别强调,要宣讲传播正确、科学的营养知识,让患者和广大民众通过慢病三级预防权威的、科学的营养知识,汲取力量。而不能营养误区漫天飞,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同声音,让我们的老百姓无所适从,所以营养知识宣传科普,必须遵循权威、科学。
医中心:当前我国营养干预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对于大众进行营养干预,预防慢病方面,您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石汉平教授:第一,我们作为营养科普知识宣传的群体,必须统一声音,宣讲真正经过科学证实了的营养知识,而不是仅凭一己之见进行科普,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良好营养,始于每一餐饭,食物是营养主要来源,我们首先要把饭吃好,而不是盲目地吃各种各样所谓的补品。
第三,要科学吃饭,现在已经是非常迫切的问题了。饮食既是健康的最大的贡献因素,同时饮食也是疾病的最大致病因素,吃得好,它可以滋养我们健康美满人生,吃得不好,它可以使我们疾病缠身,痛不欲生。所以怎么样才是科学的饮食?我总结了 16 个字。一是要丰富多样,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偏食、忌口导致的疾病非常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们人类需要各种各样的食物,要采天地之精华,不要独取一瓢。二是要提高质量,我们要优先选择全谷物,增加优质蛋白、优质食物的摄取。三是要控制总量,非常重要,我们不要吃太多、吃太饱。我们总说,不多不少,七八分饱最好,这是很有意义的,也有俗语说:每餐少吃一两口,轻松活到99。这个也是有道理的。
四是要掌握时相,什么时间吃饭,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强调早饭、中饭吃饱、吃好,晚餐吃早、吃少,晚餐要控制,要吃早一点,睡觉前 4 个小时不要吃饭。所以掌握这 16个字——“丰富多样,提高质量,控制总量、掌握时相”,对于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
医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部门建议,由公立医院和科室牵头开展科普内容中心建设。您如何看待由医疗机构和科室牵头开展科普内容中心建设?有哪些建议?
石汉平教授:我认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这一举措非常好,可以说是以高瞻远瞩的站位来推进我国科普规范化。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媒体平台都是个人讲科普。这就很有可能出现各抒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状,老百姓不知道哪一个有理,应该听哪个。那么以一个医院和科室牵头的形式来成立科普中心,以集体的形式进行科普宣讲,那一定是经过大家集体讨论,达成共识的结果。这样的科普内容传播给大众,有利于让民众得到更好地引导。
我们说,学术讨论可以百家争鸣,但是科学普及只能有一个科学的声音,不能有争论,否则老百姓就无所适从。比如说某个某食品,A专家说要大力地吃,B专家说不能吃,C专家说根据自身情况看着办,那么老百姓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说通过公立医院来做科普宣教,有利于对科普宣教内容本身进行整体质量把控,真正传递正确的、科学的科普知识。只有正确的科普知识才有力量、普惠大众,不正确的科普知识,那是在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