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视频中国  >  
首页> 视频中国

张小田:警惕胃癌来临,做好早筛早诊才能防“胃”杜渐

发布时间:2024-05-09 09:53:53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吴婧

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疾病,据2022年版《胃癌诊疗指南》数据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均位居第三,中国是世界第一胃癌大国,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各类癌症的早期筛查、规范治疗、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感染作为明确的胃癌高危因素,被WHO列为胃癌的第一类致癌物,且一直是我国早期筛查和干预的重点对象。

2023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于发布了《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披露的数据令人震惊: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已经接近50%,在部分人群中,感染率甚至达到了惊人了66.4%,即相当于每2个人中就至少有1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谱广,可引起消化道和消化道外的多种疾病,在我们身边,知道幽门螺杆菌的人很多,但正确认知仍有待提高:有人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不严重,准备听之任之;有人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得胃癌的征兆,谈及为之色变。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要不要治?全家也要一起检查吗?如何预防?

图片 3.png

近期,在北京召开的CACA指南精读巡讲大会期间,记者就胃癌早筛及科普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张小田教授。


医中心:

普及幽门螺杆菌知识,提升居民消化道疾病健康意识十分重要,胃癌筛查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对于普及胃癌早期筛查、早诊早治方面,您有何建议?

张小田教授: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唯一确定的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性病原体,被WHO列为胃癌的第一类致癌物,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明确的促进作用。现在来看,它可能会跟胃癌的某一类型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慢性炎症的发生过程当中,幽门螺杆菌不仅改变了胃黏膜的微环境,我们人体菌群的正常分布和正常比例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让肠道菌群和胃的菌群分布都发生了一些异常改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做了一项22年的跟踪实验,主要在山东胃癌高发的临朐县进行的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证实:一是去除不良饮食习惯是防控胃癌的有效方法,二是胃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的另一个关键。所以,对老百姓持续宣教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价值,尤其是对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对清除幽门螺杆菌的人群避免其再感染,我们进行反复宣教都是尤为重要的。

每年的 4月15日 全国抗癌日,去宣传日当中,我们都会专门进行宣讲,同时也希望这种宣讲不仅仅局限在 4月15日全国抗癌日这一天、这一周,也不仅仅局限于11月29日的“胃癌关爱日”,而要能够让我们整个社会、大众都能够认识到,因为幽门螺杆菌除了与胃癌发生相关,其实与胃炎、胃溃疡、息肉、淋巴瘤的发生也是相关的。

那么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科普宣传,一方面需要我们专业的医疗机构从业者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向整个社会大众来进行宣讲;另一方面,基于目前的卫生经济学以及我国整体健康发展规划来看,恶性肿瘤防控,更应关口前移,我们讲到“上医治未病”,在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过程中,应从胃癌三级预防中的一级预防抓起,胃癌筛查应尽量精准到胃癌的高发人群当中进行,一方面,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看更合理,另一方面,对这部分人群的依从性也会更好。

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和既往指南的建议,对高风险人群胃癌筛查起始年龄为45岁且有Hp感染风险、有既往胃部疾病、有胃癌家族遗传史等风险因素的人群进行筛查。如能及早发现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并进行及早干预,不仅能大幅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痛折磨、减轻经济负担。

尽管我们根据临床流行病学的一些特征来去进行人群细化,但同时也希望在我们现代分子生物学或现在的大数据、高通量的技术,把胃癌的精准预防、筛查在更加精准的人群当中去进行。包括我们现在从外周血或基于超声、影像的组学,通过人工智能等方法来建立一些模型,希望能在更精准的人群当中进行更高效率的预防和筛查。同时,随着国家卫健委以及我们对健康规划、慢病管理、科学预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肿瘤内科医生和胃癌防治医生愈加重视,以及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广泛科普宣传,相信一定能让胃癌这一疾病真正扼杀在萌芽之中。

医中心:

有观点认为,精准治疗是胃癌发展的必经之路。您如何看,以及对胃癌精准治疗的发展前景有何展望?

张小田教授:

大多数胃癌起源于胃粘膜上皮,胃癌从胃壁最内层开始,向外生长。肿瘤细胞可以侵入附近的淋巴管或血管,随血液循环或淋巴回流扩散到淋巴结或身体的其他部位。根据癌症扩散的程度,可分为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转移性胃癌三大类。

我们谈到胃癌的诊断是通过胃镜,分期通过CT,早期治疗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如晚期发生转移,在超出手术根治的范围外,可能需要用一些药物治疗,这一过程当中每一步都涉及“精准”二字。

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胃癌,都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病理分型、患者的身体情况等寻找适合的治疗方案,在提高预后效果的同时减少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诊治过程中,包括精准诊断、精准治疗以及精准随访三个层次。精准诊断,除了要把患者的分期分对,对其分子病理学特征进行精准的描述,某一个标志物为阳性,我们针对它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胃癌标志物从20 年前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现在已经发展到越来越多的分子标注物,包括现在的Claudin 18.2成为胃癌的有效靶标,包括c-MET、FGFR2、 NTRK基因等标记物检测。这些标志物的补充相当于把胃癌的胃型进行了细分,通过细分来进行后续药物及手术治疗的精准指导,术中精准的诊断,切除精准的范围。对于胃癌的隆起型和弥漫浸润型,也存在不同的手术范围,在未来是有可能去实现区隔的,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放疗,未来也希望能更加精准施行,尽量减少对正常器官的损失。

无论是精准的靶向药物还是精准的免疫药物,它可能涉及的范围又包括刚才提到的精准的分子病理诊断之外的肿瘤微环境里具有杀伤力的淋巴细胞和免疫抑制的淋巴细胞,它们之间的比例带来的肿瘤微环境是免疫原性的,还是免疫抑制性的,包括体内菌群的分布,是否合并其他病毒感染,机体肿瘤负荷,甚至包括我们更宏观的中华饮食文化等等,这些都会对我们体内的肿瘤微环境和治疗应答产生影响。

毫无疑问,精准治疗是肿瘤的必经之路,但胃癌相较于乳腺癌、淋巴瘤等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胃癌有更加严重和明显的抑制性,以及在治疗过程当中随着时间的演进,转移部位的改变,也会发生时间和空间的抑制性。肿瘤进化在胃癌当中也是严重的挑战,包括胃癌的腹膜转移或长在空腔脏器上,这种肿瘤难以去精准测量径线的大小,我们都需要更多新的方法来助力突破现有的瓶颈,相信这一瓶颈的解决和突破都将依赖于我们对胃癌更加深刻的认知,以及对胃癌周边微环境精准的描述刻画,从而实现治疗技术和方案的不断进步。

医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部门近期建议,由医疗机构和科室牵头来进行科普内容中心建设,对此您怎么看待?有何建议?

张小田教授:

从医生个人行为来讲,医生医疗行为的目的是治愈和帮助,是帮助患者康复和认识疾病,同时作为个体的行为,它会带有一些个人的主观认识,那么这些认识有的可能会比较深刻,也有的还需要其他学科进行更加科学、更加贴合现实的解读,从这方面来讲,个体化的行为不足以代表这个领域最科学、最权威、且适合大众去接受的模式。而医疗机构和科室的科普行为,相较个人,有着更强的规范审核和严谨性。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发声的过程中,我们相关的学会、政府部门以及有关媒体的支持,能够让科普内容中心实现可持续、规范化的发展。

特别是在医疗机构科普内容的生产过程中,要遵从医院宣传部门、医务部门在合规性、科学性等方面的质量把控;对于医生个体来讲,做科普内容,其实是利用医生的业余时间来工作,也是需要政府、学会等部门的有力激励和推动,这样才能够让这一工作持续推动下去;同时更需要抗癌协会等社会各界的引领和支持,对癌症康复、安宁疗护、早癌预防、高危人群等进社区,科普实验基地建设等提供有力帮助,以合规、严谨的方式进行认定、考核。比如针对某一问题,不管是医生A还是医生B,不论是医疗机构A 还是医疗机构B,经过有关部门认定审核后,以相对统一的声音来发声;同时也希望各大媒体秉持科学严谨、规范化的态度进行科普宣传,保证科普内容科学使用的同时,以通俗易懂、科学严谨的内容真正服务并解决老百姓的困惑,避免伪科学大行其道。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24-05/09/117171613_t2_82X37X278X224_df2d5a3d-4ffe-47b9-b2a4-dac8469386fa.png
【责任编辑:吴婧】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