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视频中国  >  
首页> 视频中国

李长岭:前列腺癌早筛早诊,打好前“腺”保卫战

发布时间:2024-05-09 09:53:53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吴婧

和其他癌症不同,前列腺癌被称为“男性隐藏杀手”,患者在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这也导致前列腺癌容易被大家忽视,大众普遍的早期筛查意识薄弱。在我国,超过2/3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诊时已被确诊为中晚期或局部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早筛、早诊、早治”是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与患者的早诊早治对提高前列腺癌治愈率至关重要。

图片 1.png

医左医右重大慢病医疗科普栏目专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李长岭教授,并向我们介绍了当前前列腺癌筛查现状及做好前列腺筛查科普的重要性。


医中心:前列腺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很多患者对这一疾病认知低、筛查意识亟待提高。推进肿瘤规范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是提高治疗效果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您作为泌尿外科领域权威专家,请您谈下前列腺癌筛查发展情况,以及推进前列腺癌医疗科普宣教工作的重要性。

李长岭教授:筛查工作的开展与普及,是癌症更早期被发现和诊断,从而更有效、更精准、更微创地治疗肿瘤的重要一环。近30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便开展了一系列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为基础的前列腺癌筛查相关临床研究与大量的实际工作,随之而来的是发现前列腺癌发病例数的增加,死亡率有所改善。但随着美国前列腺、肺、结肠直肠和卵巢癌症筛查试验(PLCO)、欧洲前列腺癌筛查随机研究(ERSPC)两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公布,其研究结果明显不同,PLCO经过13年的随访发现因筛查而避免死于前列腺癌的男性数量非常少,而ERSPC经过13年的随访却发现筛查组的前列腺癌病死率比未筛查组降低21%。因此,学术界对于单纯PSA筛查降低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的有效性和筛查效率产生质疑。

于是在2011年10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发布的PSA筛查指南指出:不推荐在所有男性中进行常规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筛查检测前列腺癌,工作组认为既然PSA 筛查对老年患者意义不大,不推荐75岁或以上男性进行PSA 检测筛查前列腺癌。但此后发现局限早期前列腺癌的发病比例减少而局限晚期和转移性前列腺癌比例增加,最终在2018年,USPSTF重新修订了2011年反对PSA筛查的建议,重新建议55-69岁的男性在了解筛查的益处和风险后,倾向于筛查。而来自瑞典的观察数据表明,开始PSA检测的年龄越小,前列腺癌死亡率越低。与60岁时首次PSA相比,在55岁时开始筛查可使PC死亡风险降低约一半。

目前国内外前列腺癌筛查指南和共识对于筛查起始年龄的标准尚存在差异, 欧洲ERSPC研究和瑞典哥德堡试验分别报道在55~69岁和50~64岁男性人群中筛查可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我国是建议前列腺癌筛查人群为50岁以上男性,如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年龄为45岁。目前我国前列腺癌的主要筛查手段为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前列腺触诊检查、前列腺超声检查。但就权威数据来说,我国目前尚缺乏本土高质量研究证据,大多是来自某个或某几个肿瘤登记地区或市来进行的,所以专家们呼吁我们国家应该开展全国范围的癌症早期筛查,同时要不断提高早期筛查的技术工具和手段,这对于早发现、早治疗的意义也是比较明确的。

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CACA指南》也将早期筛查作为重点强调的内容,同时发布的首部面向公众的《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科普指南》解读版,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癌症筛查相关知识,提供了更全面、更科学、更规范的癌症筛查方案,对于提高科普宣传效率,医护人员、健康科普者专业水平大有助益。

医中心:癌症防治行动作为我国健康中国重大专项行动之一,国家给予高度重视,纳入各地健康中国行动年度考核。每年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CACA指南》的全国巡讲等等,都为提升我国癌症防治行动做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肿瘤防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请您谈谈要做好肿瘤防治科普工作,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还应从哪几方面发力?

李长岭教授: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我是这样理解的,“批判的武器”代表一种理论,“武器的批判”代表老百姓要掌握这种理论并将之变为实践。那么做好慢病科普,不仅是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手段,实际也是符合马克思提到的这一理论的。老百姓掌握了癌症防治科普知识,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学协会、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等身体力行地将权威、易懂的科普知识,带到老百姓身边,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

前列腺癌症的防治作为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要重视健康教育:大家有了解前列腺癌知识的需要,包括其症状、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筛查方法。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学校、社区和医疗机构进行。应强调前列腺癌筛查的重要性,并让人们了解何时应该开始筛查以及如何进行筛查。二是制定筛查计划: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制定前列腺癌筛查计划,并将其纳入公共卫生体系中。筛查计划应包括对筛查频率、筛查方法、评估和治疗方案的明确指导。

此外,应定期评估筛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三是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了解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风险因素。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监测这些措施的效果。四是提供支持和治疗:对于已经诊断出前列腺癌的患者,应提供支持和治疗。这包括提供心理支持、提供治疗建议和帮助患者管理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此外,应开展临床研究,以改进治疗方法并提高治疗效果。五是政策及资金支持,如在规定工作场所进行健康检查的制度,以及提供财政支持用于筛查、治疗和研究等。

总之,做好前列腺癌防治,助力健康中国行动,需要从多个方面发力。其中,健康教育是重要的一步,可以提高公众对前列腺癌的认识和重视;筛查计划则是及早发现和预防的重要手段;风险评估和监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前列腺癌的发病情况;支持和治疗则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政策和资金支持则是政府在防治工作中的重要职责。

医中心:请您谈一下做好肿瘤防治医疗科普工作有何看法和期待。

李长岭教授:我们现在大力推广的《CACA指南》,可以说是“中国人自己的整合诊治指南”,它的宣传推广,对于全国医院、医务工作者、医科院校和科研机构等掌握和应用这一知识成果、提高肿瘤诊治水平将发挥重大作用;同时也让大众了解肿瘤的预防、治疗、康复等知识,大大提高公众的肿瘤防治意识和科学素养。

做好肿瘤科普工作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医学知识,可以有力促进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发挥长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24-05/09/117171708_t2_18X0X291X260_9188789f-3e26-4b7e-86c8-73bd389af28b.png
【责任编辑:吴婧】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