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视频中国  >  
首页> 视频中国

查出胆结石,切不切除胆囊?有这些症状要小心

发布时间:2024-05-17 13:32:35 来源:​浙江省人民医院公众号 作者: 责任编辑:吴婧

6年前,王女士(化名)在一次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胆囊内充满结石,当地医生建议,此类充满型胆囊结石需要立即做胆囊切除手术,如果放任不管,最终癌变的可能性较大。

image.png

“娘胎里带来的东西都是有用的!”王女士抱着这个观点,认为胆囊毕竟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切除十分可惜,而且肚子也没有任何疼痛等不适症状,忽略了医生的嘱咐。

几年来,王女士历经毕业工作、结婚生子,走过人生的一个个重要节点,除了偶尔感觉几次上腹胀痛,但平时能吃能睡,完全不影响正常生活,加上发作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加没有将胆囊结石当回事。

但意外还是毫无防备地来了。半年前,王女士在一次聚餐后,再次出现了右上腹胀痛,十分严重,接着是莫名发烧,一直在38℃上下波动,家人急忙连夜将她送往浙江省人民医院治疗。

“我们通过B超和磁共振检查发现,王女士的胆囊壁明显增厚,部分边界不清楚,胆囊也已经被结石填满,结合病史,高度怀疑已经发生癌变。”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主任张成武主任医师表示。后续的检查提示肿瘤可能已经转移扩散到了肝脏、腹腔及淋巴结等部位,情况不容乐观。而后续的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结果也彻底证实了这一看法:王女士的结石早已演变成可怕的癌症!

还不等王女士及家人从癌症的噩耗中缓过来,更加棘手的情况出现了。

“由于癌症到了晚期,肿瘤负荷较大,外科手术不仅已经无法完整切除所有癌细胞,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增加后续生存的风险。”张成武认为,目前对于王女士来说,可以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全身化疗、联合靶向及免疫治疗,以尽可能地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同时延长生存时间。

听到肿瘤无法被治愈的现实,王女士的家人陷入无尽的后悔当中:如果她一开始没有掉以轻心,马上做手术,是不是就不会发展到如今不可挽回的地步了……

近85%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早期预防很重要

“胆囊结石作为胆囊癌的主要发病原因,在医学界已经得到公认。随着国人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但是人们对于胆囊结石的认知度却并不深,往往认为胆囊结石如果没有症状就不需要开刀,有可能硬生生地将胆囊结石拖成癌症。”面对王女士的状况,张成武深表惋惜。

胆囊结石是“沉默杀手”

胆囊结石如果长期不治疗,容易诱发急慢性胆囊炎,继发胆总管结石,导致急性胆管炎和胰腺炎发作,也存在引起胆囊癌变的风险。我国的胆囊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约85%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患者中患胆囊癌的风险是无胆囊结石人群的13.7倍。而胆囊癌属于预后很差的恶性肿瘤,即使经过根治手术,其5年内生存率也仅为10%-20%左右。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无症状的胆囊结石犹如一汪涌动的暗潮,看似平静,实则来势汹汹,是名副其实的“沉默杀手”。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多种因素都与胆囊结石的发生相关,如遗传因素、女性、高脂饮食、肥胖、年龄等。

在日常生活中,他汀类药物、维生素C、咖啡、植物蛋白和坚果、多不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可能对预防胆囊结石有益。

胆囊切不切?

对于已经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结石直径>3cm、胆囊充满型结石、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壁增厚或者钙化,以及曾经有急性胰腺炎发作史的患者,应该积极就医,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24-05/17/117192919_t2_133X12X499X378_6fce2c96-1905-4a84-8cac-bff4f21df2ca.png
【责任编辑:吴婧】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