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视频中国  >  
首页> 视频中国

多发性骨转移癌怎么办?放射性核素治疗来帮忙!

发布时间:2024-05-17 11:24:31 来源:四川省肿瘤医院公众号 作者: 责任编辑:吴婧

“癌症”这两个字已经让不少人感到害怕,一提起“癌症骨转移”,不少人可能会感到深深的绝望。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后,可能会导致顽固性骨疼痛、功能障碍及病理性骨折等一系列症状,让病人备受煎熬……

image.png

就拿顽固性骨疼痛来说吧,这种疼痛往往需用吗啡类镇痛药才能奏效,但反复持续用药后,对于有些患者来说效果就不太好了,疼起来那可是钻心的。

目前,骨转移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外科手术、激素疗法、中药等,但还有一种治疗方法——放射性核素治疗,或许因为大家对“放射性”“核素”这类字眼缺乏了解导致的“敬而远之”,而不被那么多人了解。

今天,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的专业医生来给你科普一哈:放射性核素治疗对于多发性骨转移癌症的治疗情况。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疗效较好的一种新方法, 得到了许多临床医生的认可和肯定,现已成为针对转移性骨肿瘤伴骨痛的有力治疗手段。

一、放射性核素是怎么治疗骨转移癌的呢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通过放射性药物把肿瘤变小,肿瘤变小了就不会压着神经疼痛了,从而能减轻骨膜的压力与止痛。

咋个变小肿瘤的呢?稍微有点复杂,听我慢慢摆:

用于治疗骨转移癌的放射性核素与骨组织具有较高的亲和性,而骨转移病灶因骨组织代谢活跃的部位相对于正常骨组织可以摄取更多的放射性核素。

这样,骨转移癌局部大量放射性核素就会聚集了。

放射性核素发射β射线对局部肿瘤病灶发挥内照射作用,通过射线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可使病灶内毛细血管扩张、细胞水肿,细胞核固缩、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肿瘤细胞核空泡形成或消失,使肿瘤病灶坏死或纤维化形成……

总而言之!反正就是不同程度地抑制、缩小或清除肿瘤病灶。

二、哪些人适合做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骨转移所适用的患者主要有以下二类:

1.临床、病理及各种影像检查确诊的骨转移癌患者,核素骨显像显示病灶有异常放射性浓聚灶;

2.骨转移癌尤其是广泛性骨转移癌所致的剧烈骨痛,经止痛药物治疗、化疗和放疗无效者。

所有患者应同时具备白细胞不低于3.5×109/L,血小板不低于80×109/L,且预测生存期至少在3个月以上。

三、哪些人又不适合做放射性核素治疗

禁忌证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时,对于下列患者应禁忌使用:

1.核素骨显像显示病灶无放射性浓聚或呈“冷区”的溶骨性病变者;

2.化疗或放疗后出现严重骨髓功能抑制者(血小板≤80×109/L,白细胞≤3.5×109/L);

3.近期(6周)内进行过细胞毒素药物治疗者;

4.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5.脊柱破坏伴病理性骨折和/或截瘫者;

6.妊娠、哺乳期妇女。

一切严格听从医生建议!

四、核素选择与疗效(这部分主要供专业人士参阅)

目前, 临床常用的用于骨转移癌治疗的放射性核素有89锶(89Sr)、188Re-1-羟基亚乙基二膦酸(188Re-HEDP)等,其中以89锶(89Sr)疗效最好且副作用小,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

89锶:89Sr的物理半衰期是50.5天,锶的化学性质和钙相似,可迅速浓聚在病变骨中,89锶的衰变类型是β—100%,β—粒子在组织中的射程为0.8mm,因此对周围人群无辐射损伤,已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肾癌、鼻咽癌等所致骨转移疼痛的治疗,对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疗效尤为显著。一般情况下,给药后l0—20天疼痛开始减轻,6周内症状明显改善,3个月时体内锶的蓄积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不同为11%—88%,因此注射后镇痛效果可维持3~6个月,表现为减少对止痛药的依赖,改善活动能力和睡眠,减少对再次放疗的需要。国内多中心研究报告,应用89Sr治疗癌性骨痛的有效率(完全缓解+显效)为65.52%,好转20.69%,无效13.79%。89Sr发射的β射线能杀死肿瘤细胞,因而除了发挥镇痛的效果外,还能产生抑制骨转移病灶的作用,使其缩小或消失。   

尚有报道将89Sr用于治疗不伴疼痛的骨转移癌患者,以预防和延缓骨痛发生。一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安慰剂治疗的病例中,发生新的疼痛部位的几率是接受89Sr治疗病例的2倍。少数患者(5%~10%)在给予89Sr后的初期(一般为5~10天)可出现短暂的疼痛加重现象,持续约2~4天,呈一过性,称为“反跳现象”或“骨痛闪烁”现象。出现上述反应的患者被认为是具有较好疗效的预示。

五、如果做了放射性核素治疗,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呢?

89Sr被认为是较安全的药物,仅有轻度一过性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约20%~30%的病人治疗后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轻度减少,下降幅度一般小于治疗前基础值的20%,上述反应常在治疗后4周出现,一般2~3月恢复,因此建议治疗后应每周监测外周血象变化,直至恢复正常。

前列腺癌患者初次ECT结果显示:颈椎、胸腰骶椎、骨盆、肋骨、胸骨等多处骨转移,患者疼痛明显。

患者三次89Sr 治疗后ECT结果显示:胸骨、骶骨、骨盆、肋骨处骨转移病灶放射性浓聚减少,病情明显好转,患者自述疼痛明显减轻。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24-05/17/117194724_t2_76X3X509X436_4ef6a514-0ea6-4de0-a302-c5dcc3a8be5c.png
【责任编辑:吴婧】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