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视频中国  >  
首页> 视频中国

男人光脚看病1年多!问题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4-05-17 13:31:51 来源:浙江省人民医院公众号 作者: 责任编辑:吴婧

半夜痛到送急诊,红肿疼痛,可能伴有发热,大面积水肿。皮肤上多个凸起,像一个个瘤子。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助理郝桂锋副主任中医师的门诊,这样的病人很多。

“有个患者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到我这里看了快一年的病,每次都是光脚来的。”郝桂锋说的就是50岁的老刘(化名)。

光脚看病一年多,老刘平日里最喜喝酒,每顿都要“来一点”,节日聚餐时更是会喝到酩酊大醉。但最近老毛病又开始折磨他了:右脚大脚趾长的硕大痛风石,会在半夜突然剧痛,红肿发热,皮肤还会发紫发亮,疼得他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原来老刘家里三代痛风,爷爷、儿子和他都是好酒之人,他自己20年前就确诊了痛风性关节炎,因为管不住嘴巴和不规律治疗,右脚大脚趾长了硕大的痛风石,痛风性关节炎反反复复发作了20多年,每每发作都是苦不堪言。由于治疗过迟,硕大的痛风石严重影响到了老刘的日常生活起居,他最后不得不选择手术切除痛风石。

大部分是因为管不住嘴

从医这么多年,郝桂锋见过许许多多的痛风患者,大部分都是因为管不住嘴。“以我上周三的门诊为例吧,一上午1/3的患者是痛风发作,并且逐渐年轻化。”郝桂锋收治过年龄最小的痛风患者才10多岁,这其中固然有先天因素影响,但后天不注意饮食,必然会造成痛风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

方大伯(化名)平时喜欢美食,尤其难以抵挡海鲜和啤酒这对“神仙组合”。

某次因为半夜痛风发作、关节极剧疼痛被送医急救,用了很大剂量的激素联合消炎止痛药等多种药物,才勉强控制住当时痛风引起的关节剧痛。反复痛风发作让方大伯寝食难安,他的肘关节外侧、足趾等部位多发痛风石,像瘤体似的在皮肤上一颗颗凸起,触目惊心。

后来经过介绍,方大伯来到了郝桂锋处就诊。郝桂锋表示,方大伯是典型的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在此基础上,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和肾结石发生。如果血尿酸控制不佳、持续升高,关节炎就会反复发作,就会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甚至不能行走、持物。

严格的低嘌呤饮食等健康教育及规范,配合规律降尿酸治疗后,方大伯的尿酸控制十分理想,痛风石也大部分消除了,痛风发作几率从之前的每月4-5次降到了每年1-2次。“我以后一定把酒给戒了!”

image.png

医生提醒:少喝酒别停药

一般情况下,如果平时有高尿酸血症,遇到夜间或凌晨的急性、单关节炎发作,首先就要考虑是否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了。

风湿免疫科主任李涯松主任医师介绍:“高尿酸血症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它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但却可以累及多种器官和组织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她指出,痛风反复发作的病人,不仅在关节、皮下和其他组织出现痛风石,还可能伴有肾脏损害,并发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甚至诱发心肌梗塞等。

而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人体摄入过多的嘌呤,就会造成代谢紊乱。

统计发现,嘌呤主要存在于4大类食物中:啤酒、海鲜、动物内脏、豆制品。其中,在所有诱发痛风的因素中,啤酒可占60%,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经常吃高嘌呤食物的人群更易患痛风。

李涯松说,通常关节疼痛第一次发作会持续三五天后缓解,因此有些痛风患者会好了伤疤忘了疼,一旦疼痛过去,就麻痹大意了,不去治疗和控制,有些甚至连忌口也忘了,或者治疗一段时间后不痛了就自己把药停了。

“痛风是种慢病,断不了根,但可以通过治疗和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她表示,“光是饮食控制并不能完全将尿酸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还需要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监测尿酸水平。”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24-05/17/117194820_t2_158X7X547X396_485a042b-89bd-4232-8f18-7ee0fcf0823e.png
【责任编辑:吴婧】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