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不仅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天气寒冷也容易引发心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如何做好预防工作?这份冬季健康提示请查收~
01冬季如何守护血管健康?
过冷或者过热都会对心脑血管产生影响。
天气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增高,心、脑负荷加重,动脉粥样斑块易于破裂,冠状动脉易痉挛,从而诱发心血管事件。
低温还会促使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还容易导致脑出血。
冬季,心脑血管病患者
需要注意哪些行为?
01早上起床避免猛起身
早上刚醒来,猛起身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早上醒后应先躺在床上养神3分钟,然后再下床活动。
02起床后不宜马上开窗户
待身体适应室内温度后再开窗换气。
03避免突然扭头
猛然回头扭动颈部,会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或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堵塞脑血管造成急性脑中风。
04晨练时间不宜过早
建议在上午10时室外温度上升后再锻炼,外出做好防寒保暖。
02冬季如何稳住血压?
不少高血压患者会有这样的感受:“每年冬天,天气一冷,血压就上来了!夏天控制好好的血压,冬天就控制不住,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其实,血压确实是会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化,呈现出“秋冬高,春夏低”的特点。
一项权威研究发现:外界平均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收缩压和舒张压会分别平均上升0.26、0.13mmHg。
要想控制血压,先要掌握它的变化
冬季要多量血压,一天至少3次:早上6~8时;下午15~17时;晚上睡觉前。注意记录测量结果,以便医生评估和监测血压水平。
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建议坚持用药,切勿因为血压控制良好而随意停药。
如发现血压下降幅度较大,且伴有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同时应加测24小时动态血压。
稳住血压还做好这4点!
01注意保暖
在温暖的室内不要捂得太严,以温暖不出汗为好,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一冷一热。
重点在这四处
防脚寒:
睡觉前泡个脚,可使下肢血管扩张、头部相应缺血,能够帮助睡眠。
防头冷:
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风寒,所以一定要戴帽子。护胸背:
前胸和后背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之所在,此处受寒,容易诱发冠心病。
护腰腹: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因此,冬日养生,要护好肾脏所在的腰腹。
02注意作息和情绪管理
熬夜,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都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建议高血压患者,保持规律作息、心情愉悦,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水平。
03预防便秘
用力排便时腹压增加,会使血压骤升。有便秘困扰的高血压患者,平时应适当多喝水、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如果有必要,可使用开塞露等药物,帮助排便。
04减少钠盐,合理膳食
高钠饮食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适度减少钠盐摄入可有效降低血压。
适当摄入一些含钾丰富的食物,能够帮助降血压。含钾丰富的水果有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等,菠菜、山药、毛豆、苋菜、大葱等蔬菜中含钾也比较丰富。
03
关注饮食健康 警惕血脂“拔高”
都说秋冬进补,来年打虎。在这要给大家提醒下,秋冬进补不一定是好事!大量的高蛋白食物、高脂肪食物、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高脂血症人群的“食养原则”
01调控脂肪,少油烹饪
应选择少油烹饪方式,减少食品过度加工,少用油炸、油煎等多油烹饪方法,多选择蒸、煮等方式。
02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充足
主食中应适当控制精白米面摄入,适量多吃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全谷物、杂豆类、蔬菜等;
多食新鲜蔬菜,推荐每日摄入500g,深色蔬菜应当占一半以上;
动物蛋白摄入可适当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虾类、去皮禽肉、瘦肉等;奶类可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等。
03戒烟限酒,不熬夜
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研究证明即使少量饮酒也可使高甘油三酯血症人群甘油三酯水平进一步升高,因此提倡限制饮酒。
熬夜时,身体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造成心率过快,加重心脏的供血负担,对血脂的稳定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冬天少熬夜,通过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长,减少不必要的机体损耗,提高自身免疫力。
04运动和缓适度
体育锻炼可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增高,它可以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肪,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运动以每次运动时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也可通过佩戴运动手环进行心率的监测来控制运动量,运动时最高心率控制在170减去年龄。
老年人群,可以选择散步、健步走、慢跑、广场舞、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和缓项目,适度量力而行。
(供稿: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