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视频中国  >  
首页> 视频中国

3月龄重症川崎病患儿治愈出院,家属为PICU送锦旗致谢!

发布时间:2025-01-13 16:01:30 来源:中国网-医中心 作者: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吴婧

2024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PICU成功治愈了一例3月龄重症川崎病患儿,几天前,患儿家长在带孩子来院复诊时为PICU全体医护人员送来了锦旗致谢。

3个月大的方方(化名)小朋友因为发热半天来医院就诊,胸片提示支气管炎,查血提示有感染,因发热病程短,考虑支气管炎。随后,方方逐渐出现多形性皮疹、口唇皲裂、手足硬肿、淋巴结肿大、肺炎等,结合复查的指标白细胞4万7,C反应蛋白89,肝酶、血小板血沉及D-二聚体逐渐升高,考虑川崎病(病程已发热5天)。

PICU团队为方方实施“IVIG+阿司匹林”治疗,方方仍然反复高热,经过复查各项指标、腰椎穿刺及心脏彩超等,全科讨论考虑方方有“IVIG无应答川崎病”,即重型川崎病,随即按照IVIG无应答的方案治疗。

经PICU孙文武主任、儿二科高岭主任多次会诊,在医院领导及药学部协调支持下申请英夫利西单抗应用后,方方体温逐步稳定,终于治愈出院。随后,方方还要服用口服药物6~8周,并接受门诊随访1~2年。

一起了解下川崎病吧!

川崎病的表现是持续高热,吃退烧药、抗生素都不管用,很难确诊,更容易误诊。川崎病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想要预防也是无从下手,更为严峻的是,如果不及时诊断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01.什么是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e)也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性血管炎。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

02.为什么会得川崎病?

原因尚未明确,但研究表明,一方面可能与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体感染有关;一方面可能与汞、铅等有毒化学物质,药物过敏,环境污染等诱发因素,以及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下、遗传等因素有关。它可能是一种感染触发了身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血管发炎。

03.川崎病的表现有哪些?

该病的主要病变特征是全身血管炎和急性发热出疹,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眼结膜及咽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皮肤多形性红斑、唇部充血干裂等,并伴随心包炎、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心脏表现,因此发病至严重阶段可引起心脏血管系统损害、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并发症 。

04.什么年龄段的发病率高?

好发于婴幼儿,1~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约80%的发病年龄小于5岁。亚洲人种发病率高,男孩得病多于女孩,四季均可

05.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不明原因发热大于5天,并具有下列5项中至少4项主要临床特征:

1.非渗出性双眼球结膜充血;

2.口唇及口腔的变化,即口唇干红、皲裂、充血,杨梅舌,口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

3.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通常直径>1.5 cm);

4.多形性皮疹,包括单独出现的卡疤周围红肿;

5.四肢末端变化,即急性期出现掌趾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甲周围膜状脱皮,伴或不伴有冠状动脉病变。

06.川崎病可以痊愈吗?

大多数得病儿童在接受适当治疗后可以完全康复。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如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以减轻炎症和预防心脏并发症。孩子需要定期进行心脏监测。

07.痊愈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未经有效治疗的患儿,更应长期密切随访,每6~12个月一次。

2.冠状动脉瘤多于病后2年内自行消失,但常遗留管壁增厚和弹性减弱等功能异常。大的动脉瘤常不易完全消失,常致血栓形成或管腔狭窄。

家长仍需密切注意孩子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心脏健康。定期的心脏检查和遵循医生的建议是很重要的。

08.会复发吗?概率是多少?

川崎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复发率相对较低,大约在3%左右。

通过这些了解,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川崎病的危害,并了解到在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的必要性。

(供稿: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25-01/13/117661236_t2_88X43X469X424_b61d889a-659f-41cd-9862-af230f8b4b87.png
【责任编辑:吴婧】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