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视频中国  >  
首页> 视频中国

碰撞“智慧火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肿瘤多学科中心第一期MDT病例讨论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1-14 15:38:21 来源:中国网-医中心 作者:骨肿瘤科 责任编辑:吴婧

近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肿瘤多学科中心(以下简称骨肿瘤科)举行了第一期MDT病例讨论活动。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其影像表现和病理学表现都非常复杂,多种多样,诊断非常困难,诊疗过程中对医疗机构的专业要求极为严格,特别是在多学科协作方面。本次讨论会邀请了病理科、医学影像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胆石病外科、修复重建外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参与了讨论,包括三例近期收治的疑难骨肿瘤病例。

病例一:毫无征兆骨肿瘤?抽丝剥茧辨真伪

患者小史(化名),26岁,18年前被诊断为敏性紫癜肾炎,7年前发展为尿毒症,并开始规律血液透析。1个月前发现右颈根部包块,逐渐增大。CT检查提示“右侧胸锁关节骨质破坏伴骨性包块、多发肋骨包块”。

(左)右侧胸锁关节骨质破坏伴骨性包块;(右)多发肋骨肿块

在接诊过程中,骨肿瘤科梁海杰主治医师结合病史和影像学资料,初步判断为与终末期肾病相关的骨病,而非肿瘤。为了进一步确诊,小史完善了钙磷代谢及骨代谢相关化验检查,对最显著的胸锁关节包块进行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抽出泥浆样液体和少量骨性组织

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唐丽丽对患者的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指出患者存在全身性的骨密度异常及多发的成骨性病灶的特点;病理科主任王云帆和石有伟医师展示了患者的病理学切片,指出穿刺活检成分并未见肿瘤性成分,但可见大量钙化及甲状旁腺亢进症(以下简称甲旁亢)所致的“棕色瘤”样表现。肾内科主治医师张森介绍了患者的透析治疗经历,指出患者由于个人原因存在透析不充分、高磷血症、甲旁亢等表现。骨肿瘤科主治医师梁海杰综合各方意见及文献资料,提出患者可诊断为转移性钙化,该病为透析性骨病的一种,系由长期的高磷血症、继发性甲旁亢所致,最终表现为机体中的钙磷在异常位置沉积,形成骨性的瘤样病变。

关于下一步诊疗,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高柳指出,患者颈部彩超显示左侧甲状腺下极存在结节,要警惕三发性甲状旁腺素亢进症的可能,建议做核素显像明确该结节是否为高功能腺瘤。胆石病外科主任医师赵期康指出,若明确为有功能的甲状旁腺瘤,我科可行肿瘤切除,能有效缓解甲旁亢的状态。肾内科主治医师张森指出,后续将进一步充分透析,加用去磷药物,纠正患者异常的钙磷代谢状态,希望能有助于患者症状缓解。骨肿瘤科主任孙馨提出,本例病例属于罕见的疑难病例,凭借各科专家的通力合作,最终让患者得到明确的诊断及下一步诊疗方向,通过调整钙磷代谢和治疗甲旁亢,预计患者症状将得到缓解。

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唐丽丽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点

病理科医师石有伟讲解病理学切片

病例二:巨大肿瘤侵犯血管,肢体留存悬一线

患者小丽为新晋妈妈,右下肢肿胀疼痛已持续2年。2个月前症状加重,影像学检查提示右胫腓骨巨大肿瘤,外院活检结果为“高分化骨肉瘤,不除外局灶去分化可能”。肿瘤与小腿血管关系密切,当地医院建议截肢。怀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小丽辗转来到了首钢医院骨肿瘤科。

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唐丽丽讲解了肿瘤范围及与血管主干的关系,指出肿瘤范围较广,累及小腿前、外、后三个间室,胫前、胫后及腓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侵。

胫腓骨巨大骨肉瘤,累及小腿血管主干

骨肿瘤科主任医师李大森分析,患者青年女性,根据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结果诊断骨肉瘤明确,根据核磁范围,软组织边界通过手术应该可以达到满意的边界,但需牺牲大部分胫前肌群及腓总神经;胫神经预计可保留;骨缺损使用定制的3D打印假体可以重建,预期患者术后可获得较好的肢体功能。血管方面,三根血管主干都不能保留,根据影像学所示,胫后动脉缺损较短(约7-10cm),考虑可行胫后动脉重建,可实现保肢可能。”

修复重建外科副主任庹晓晔指出,肿瘤切除所致的小腿动脉缺损,可取对侧大隐静脉进行搭桥重建,单纯重建胫后动脉可保证肢体存活,但若能再重建胫前动脉或腓动脉,则可进一步保证患者术后的肢体功能,修复重建外科可完成上述血管重建工作。

骨肿瘤科副主任贾俊秀在总结时强调,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假体工艺的改进及多学科合作的加深,我们将能为更多患者实现合理满意的保肢愿望。

骨肿瘤科主治医师梁海杰介绍胫腓骨缺损的重建计划-3D打印复合假体重建

病例三:结疗忽见新病灶,柳暗花明又一村

患者小安曾诊断左股骨远端骨肉瘤,经过正规术前化疗、手术和术后化疗后顺利于半年前结束治疗。2周期复查全身PET/CT时提示右胫骨近端肿物,SUVmax=1.5。紧张的家属带着既往病历和影像学资料来到首钢医院骨肿瘤科就诊。

(左)右胫骨X光片显示胫骨近端成骨性病变;(中)胫骨骨内成骨性病变;(右)PET/CT显示胫骨骨内病变,轻度FDG摄取

骨肿瘤科主任孙馨指出,该患者前次骨肿瘤治疗顺利,此次新发病变,仍不能除外骨肉瘤转移可能。但回看既往影像学检查,最早可追溯到3个月前X光片,即可见右胫骨骨内病变,与最近检查结果变化不大。患者无任何症状, PET/CT所示SUVmax较低,不除外原发良性病变可能。

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唐丽丽分析影像学结果,指出该病变边缘清晰,骨化成熟,无明显骨皮质破坏,SUV值较低,符合良性病变可能,但仍需病理确诊。

骨肿瘤科主治医师梁海杰介绍治疗经过,指出在C臂引导下科室对病灶进行活检,术中冰冻病理可见成软骨样组织,未见恶性成分,考虑为良性病变,遂行刮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左)术中开窗将骨内病变刮净;(右)术后X光片显示植骨及内固定满意

病理科主任王云帆展示了患者的病理学切片,指出病变组织形态多样,包括硬化性胶原样组织、疏松纤维黏液样组织、板层骨伴不规则黏合线、大小不一的脂肪细胞、黄色瘤样组织细胞和炎细胞浸润,结合影像学特征首先考虑为良性病变,可能为脂肪硬化性粘液纤维性肿瘤。随后病理科医师石有伟讲解了有关脂肪硬化性粘液纤维性肿瘤的文献综述。

骨肿瘤科孙馨主任在总结时指出,骨肉瘤合并其他骨良性肿瘤的病例并不多见,多为纤维皮质缺损。此患者诊断为极少见的脂肪硬化性粘液纤维性肿瘤,根据文献经验,该患者经刮除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结局。

自2024年11月成立以来,骨肿瘤科强化多学科合作,成功开展了大量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药物治疗及良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外科治疗工作,为骨肿瘤患者提供了个体化最优化的高水平医疗服务。作为本次MDT讨论活动的组织方,骨肿瘤科全程协调各科专家的参与,确保为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诊疗服务。经过本次病例讨论,骨肿瘤科为患者量身定制了最佳治疗方案,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全面的支持和治疗。

(来源: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作者:骨肿瘤科)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25-01/14/117663553_t2_66X10X455X399_c4e48562-47ff-4a7b-8542-9cfd48fcb57c.png
【责任编辑:吴婧】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