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视频中国  >  
首页> 视频中国

深受折磨!失眠+失忆,比同龄人老10岁,10年后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逃离梦魇!

发布时间:2025-04-07 15:12:37 来源:中国网-医中心 作者:王国卫 责任编辑:吴婧

时间:2015年

人物:31岁的王女士

事件:每天入睡困难,就算睡着了,随便一点动静都能惊醒,第二天精神不振、疲劳,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生活,需要服用安眠药才能改善!

时间来到2025年——

“2015年我便开启了治疗失眠的寻医问药之路,只是没想到,这条‘路’一走就是10年!”

作为公司的销售人员,她常常为完成业绩不停奔波,工作压力大,经常焦虑,长期依赖药物来维持睡眠,一晃10年过去了。

王女士慢慢成了别人口中的王阿姨,失眠的症状不但没减轻,还因为长期服用安眠药,出现了记忆力下降!失眠+“失忆”让41岁的王阿姨看着比同龄人老10岁!近两年更严重了,甚至有时候安眠药也“失灵”了。

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偶然机会,她了解到河北省胸科医院中医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模式治疗失眠,疗效显著,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就诊,没想到这次求医,竟成了她摆脱失眠噩梦的转折点。

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王阿姨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彻底摆脱了药物依赖。

整个人精神了十倍!

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中医认为,失眠属“不寐”范畴,以连续2个月及以上时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以及情志因素有关。它的出现常常伴随焦虑与烦躁不安,严重时会出现狂躁或抑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角度,如何治疗失眠呢?

一、不同分型辨证施治

针对肝火扰心型、心虚胆怯型、心血亏虚型、心肾不交型、痰火扰心型失眠患者,根据不同症状,给予辨证施治、个体诊疗的中药制剂治疗。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失眠具有疗效确切及应用范围广,毒副作用少等优势,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印证

二、治疗措施

1、针刺

常用主穴:双侧神门、双侧内关、百会、安眠穴(本穴是经外奇穴)。

2、体针

通过辨证取穴,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安神定志的作用。

3、耳针

通过刺激耳部相应穴位以通经活络、调节阴阳,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选穴:皮质下、心、脾、额、神门、垂前、内分泌。

4、腹针

腹针采用毫针或揿针刺激腹部中脘、下脘、神阙、气海、关元、大横、天枢等穴位以调节脏腑阴阳、气血津液。

5、灸法

艾灸具有温经活络、安神止痛的作用,常取百会、涌泉、四神聪、足三里等穴位,达到激发和调畅气机、调和阴阳、调畅气血的作用。

6、推拿

头部推拿运用特定安神穴位局部按摩,联合头面部、四肢、背部等远处点穴治疗,起到疏通头部经络、活血安神、安神定志的作用。

7、拔罐

拔罐疗法可调和整体脏腑的阴阳气血,引阳入阴,从而达到阴平阳秘。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之间可休息2日。

8、穴位敷贴

用多种具有安神镇静药物调和均匀后敷贴于特定穴位,多选用肾经、心经、肝经上的穴位,使其阴阳调和。

三、预防措施看这里

1、按摩+梳头

睡前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可起到助眠作用。

2、药膳食疗

(1)大枣小麦汤:取大枣10枚,小麦20克,冰糖30克,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再放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

(2)桂圆红枣粥:大枣10枚,元肉10克,大米50克,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3)猪心炖柏仁:猪心1枚,柏仁15克,调料适量。将柏仁去壳杂洗净备用。猪心洗净,切片,与柏仁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葱、姜、椒、盐、味精、猪脂等,煮至猪心熟后服食,每日1剂。

3、填脐疗法

取酸枣仁10克,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4、敷足疗法

取朱砂3-5克,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5、足浴疗法

磁石30克,菊花、黄芩、夜交藤各15克,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室简介

中医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包含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肿瘤、中医针灸、中医骨伤、中医老年病及中医肛肠、中医康复等多个专业。中西医结合诊疗胸部疾病,尤以诊治肺病及肿瘤见长,充分体现中药内服及外用相结合、整体观念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特点,在胸部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供稿:河北省胸科医院  作者:王国卫)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25-04/07/117809532_t1_7X1X600X335_bf8b2d69-4695-4c29-a57a-0af75ef5bf77.png
【责任编辑:吴婧】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