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视频中国  >  
首页> 视频中国

必学!宝宝呛奶预防和急救方法都在这儿

发布时间:2025-04-07 15:16:33 来源:中国网-医中心 作者: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责任编辑:吴婧

婴儿吐奶是一种常见情况,但如果出现在吃奶过程中突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发生了呛奶现象,这就危险了!呛奶不仅会让宝宝感到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该怎么办呢?快来学习急救方法!

宝宝易吐奶?可能是胃食管反流在作怪

1.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

健康的婴儿在吃奶后,也常会吐奶,大多无需治疗即可逐渐缓解。这是由于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造成的,叫胃食管反流(GER)。宝宝食管长度短、胃容量小,所以吃奶后轻微吐奶就像没盖紧的奶瓶一样常见。

2. 哪些婴儿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1) 早产儿

(2) 身处于有香烟烟雾的环境

(3) 有唐氏综合征、脑性瘫痪或其他疾病的婴幼儿

什么样的胃食管反流需引起警惕?

(1)拒绝进食

(2)每次喂养后喷射性呕吐

(3)体重增长停滞

(4)反复肺炎或呼吸暂停

(5)反流时呛噎

如何帮助宝宝缓解症状?

(1)科学喂养姿势

采用45度半卧位哺乳,奶瓶喂养时确保奶液完全充满奶嘴。喂奶后保持"袋鼠式竖抱"20分钟:让宝宝下巴轻搭父母肩头,手掌呈空心状从腰部向颈部螺旋式拍嗝。拍嗝通常可以预防吐奶,同时不要强迫孩子进食。

(2)改良版少食多餐

将单次奶量减少20%,喂养间隔缩短至1.5—2小时。添加米粉需遵医嘱,从1:10的稀糊状开始。记录喂养日记(时间/奶量/反应),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3)睡眠体位管理

使用15度斜坡垫(非枕头!),选择仰卧位而非侧卧。可在家长监护下尝试俯卧位睡眠,但需配备专业呼吸监测设备。

(4)戒烟

请家人设法戒烟,在户外也尽量远离香烟烟雾。

(5)采用不含牛奶和大豆的饮食

一些婴儿难以消化牛奶或大豆制品,可以短暂回避并观察宝宝的胃食管反流在数周有无改善。大多数牛奶或大豆消化困难在1岁前可缓解。

(6)增加食物黏稠度

在奶中增加谷物以增加黏稠度可改善胃食管反流,一般以燕麦谷物为宜,还可以选择一些增稠奶粉。但以上方法, 建议咨询专科医师。

如果发生呛噎,我们该怎么办?都来学习改良版海姆利克法!

婴儿气道梗阻急救 (0-1岁)

1. 立即转为俯卧位:前臂托住宝宝胸腹部,头低脚高

2. 五次背部叩击:用掌根在肩胛骨连线中点快速叩击

3. 翻转实施胸外压:两指在乳头连线中点快速按压5次

4. 循环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1) 婴儿背部叩击时需确保 头部低于躯干(增加重力作用)

(2) 胸外按压位置改为 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1cm(更精准的膈肌冲击点)

(3) 明确禁止对婴儿实施传统"腹部冲击法(肝脾损伤风险)

幼儿急救法 (1岁以上)

采用坐位急救法:从背后环抱,一手握拳顶住剑突下方,另一手包覆快速向上冲击。注意,力度控制在能使膈肌上抬3—4cm为宜。

特别提醒,这些情况不是反流!

当宝宝出现以下症状时,可能提示更严重疾病:

(1) 呕吐物呈黄绿色 (疑似肠梗阻)

(2) 伴随血便/果酱样便 (警惕肠套叠)

(3) 吐奶时伴随尖声哭叫 (可能为食管裂孔疝)

如遇上述情况请尽快就医。

(供稿: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25-04/07/117809544_t1_9X8X594X337_6a4b0ba5-0ec7-4c07-a387-48258f3540ba.jpg
【责任编辑:吴婧】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